在美国发布对购买俄罗斯石油国家的次级制裁警告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7月15日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举行会谈,强调北京将进一步加强与莫斯科的战略合作关系。两国外交部在会后发布声明,习近平重申了中俄之间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并承诺将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中相互支持。
此时,美国总统特朗普刚刚对克里姆林宫发出警告,表示若未在50天内达成结束乌克兰战争的和平协议,将对进口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征收高达100%的关税。拉夫罗夫此次访华是为了出席在天津举行的第25届上海合作组织外长会议,并在会议期间与印度、巴基斯坦和伊朗的外长进行了会谈。
俄罗斯外交部提到,拉夫罗夫与印度外长苏杰生重申了双方在多领域的特殊战略伙伴关系的承诺。尽管印度外交部并未发布出席会议的声明,但根据芬兰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中心的分析,自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并且欧盟实施石油禁运以来,中国、印度和土耳其已成为俄罗斯能源的主要买家。
分析指出,从2022年12月到2025年6月底,中国和印度分别占俄罗斯原油出口的47%和38%。同期,土耳其和中国分别购买了俄罗斯26%和13%的石油产品出口。另一方面,欧盟在7月15日未能通过第18轮对俄制裁方案,预计协议将在7月16日达成。
特朗普在与北约秘书长会晤时重申了对克里姆林宫的威胁,表示必须在50天内达成和平协议,否则将实施次级关税。白宫官员透露,特朗普提到对所有与俄罗斯合作的国家征收高达500%的关税,得到了85名参议员的支持,但参议院共和党领导人仍在等待特朗普批准投票。
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感谢特朗普愿意支持乌克兰,并愿意共同努力实现持久和公正的和平。由于50天的宽限期减轻了市场对供应中断的担忧,油价小幅下跌。
对此,拉夫罗夫表示,俄罗斯希望了解特朗普为何设定50天的期限,并指出俄罗斯正在应对“史无前例的制裁数量”,并有能力应对未来的挑战。中共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北京认为对话和谈判是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唯一可行途径。中共外长王毅曾表示,中国不希望俄罗斯在与乌克兰的战争中失利,担心美国会加大对中国的关注。
面对美欧情报机构指责中共默许企业走私武器零件至俄罗斯的指控,王毅则坚决否认,称中方未提供任何支持。然而,这一表态在国际社会引发了强烈质疑。欧盟外交政策负责人曾指出,中共政权在俄罗斯侵略乌克兰战争中的支持已经损害了中欧关系,并对多家中企实施了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