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汇市场上,人民币兑欧元的汇率跌至十年来的最低点,这一变化令欧盟愈发警惕来自中国的廉价商品涌入。4月22日,1欧元的汇率为8.437元人民币,这一汇率的出现让人回想起2014年。自今年2月美国总统对中国实施新的关税以来,人民币的汇率持续走低。
中国人民银行每日公布人民币的参考汇率,虽然人民币官方汇率通常与美元紧密相关,但央行允许市场在上下2%的区间内波动。自去年秋季以来,人民币的汇率在1美元兑7.1元至7.2元之间窄幅波动。
根据《日经》亚洲新闻的报道,从2024年底到2025年4月,人民币贬值了4%。相比之下,美元在同期贬值了5%,而欧元则升值了3%。这一现象意味着人民币的贬值将使中国出口商品在欧洲市场上更具竞争力,同时也让欧洲出口到中国的产品面临更大压力。
三井住友银行的首席外汇策略师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允许人民币贬值,意在减轻高额出口关税带来的冲击。然而,人民币兑欧元的贬值也可能引发新的贸易摩擦。随着美国对中国的高关税政策,中国开始将出口重心转向欧洲,以寻找新市场来消化过剩的产能和库存。
瑞穗研究技术公司的首席经济学家通过分析联合国和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发现,中国对美国和欧洲的出口产品存在显著重叠,主要包括智能手机、电脑电子设备、家具、纺织品和服装。美国一直是这些商品的主要出口市场。
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数据,2024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总额约为4,400亿美元。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的数据显示,2023年美国进口的钢铁、电子产品、鞋类和玩具中,中国的份额占比非常高,甚至在某些产品上达到绝对主导地位。
如果人民币继续贬值,欧中之间的紧张关系可能再次加剧。欧洲企业已经感受到来自中国廉价商品的压力,数据显示,欧盟对华出口在2月份下降了约30%,而从中国的进口却增长了超过20%。经济学家指出,人民币贬值将进一步增强中国出口的竞争力,可能对欧洲机械、化工和汽车等重要产业造成影响。
近年来,欧洲对中国进口产品的警惕性不断提高,尤其是在电动汽车领域。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的数据,到2023年,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在欧洲市场的份额已超过20%。在这种背景下,欧盟官员表示,面对中国商品的涌入,欧盟委员会正在准备新的紧急关税,并加强对进口流量的监控。
专家指出,如果寻求替代市场的中国产品继续大量涌入,欧洲为了保护国内产业而采取的反倾销措施可能会加速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