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7月12日,海牙常设仲裁法院就南海主权的裁决迎来了九周年纪念。该裁决明确指出,中方在南海的扩张性海洋权利主张缺乏国际法依据。对此,菲律宾与中国发表了截然不同的声明,而美国国务卿也对此事发表了看法。

菲律宾对此裁决表示坚定支持,外交部称其为“里程碑式裁决”,并强调该裁决为其他面临类似海上挑战的国家树立了具有启发性的先例。菲律宾外交部在声明中指出:“这项裁决提醒国际社会,法治能够成为国家之间的重要平衡器,并为国际社会的和平与稳定奠定基础。”此外,菲律宾总统小费迪南德·马科斯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也重申,菲律宾在南海的权益划定基于国际法。

近年来,中菲之间的紧张局势加剧,菲律宾在捍卫其在西菲律宾海的权益方面表现出坚决态度。双方在海上对抗的局势时常紧张,中方海岸警卫队的行动甚至对菲律宾的补给行为进行了阻拦。据悉,菲律宾正考虑向联合国提起新的仲裁,以解决与北京之间的海上争端。

与此同时,美国国务卿马可·卢比奥在声明中指出,这一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裁决为南海争端的和平解决奠定了基础。他呼吁中方遵守裁决,停止扩张性海洋权利主张,并指出中方的行为已引发周边国家的广泛担忧。国务卿强调:“美国支持一个自由开放的印度洋-太平洋地区,并反对以胁迫手段解决海上争端。”

相较于菲律宾和美国的立场,中方则表现出强烈反对态度。中共外长王毅在东亚峰会外长会上公开拒绝接受这一仲裁裁决,称其为“闹剧”,并重申北京在该案中的“四不”立场,即不接受、不参与、不承认、不执行。中共外交部更是将裁决视作“一张非法无效的废纸”,强调南海的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不受该裁决影响。

2016年,菲律宾在海牙法院提起仲裁,挑战中方的主权主张,而仲裁庭在中方缺席的情况下作出了支持菲律宾多数诉求的裁决,包括对中方以“九段线”为基础的海洋权利主张的否定。尽管中方强烈反对该裁决,但自2022年小马科斯上任以来,菲律宾政府开始采取更为坚定的立场,并加强与美国的关系,导致中菲间的紧张关系进一步升级。

作者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