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印度政府宣布了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涉及770亿美元的投资,旨在建设以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为核心的76吉瓦(GW)输电工程,预计在2047年前完成。这一举措被广泛解读为印度对中国在西藏上游建设“世界最大水坝”工程的强烈反制。

布拉马普特拉河发源于中国西藏的昂西冰川,流经印度和孟加拉国,最终注入孟加拉湾,成为南亚的重要水源。印度中央电力局(CEA)在10月13日的报告中指出,该流域蕴藏着印度超过80%的未开发水电潜力,尤其是与中国接壤的阿鲁纳恰尔邦,独占52.2吉瓦的潜力,足足是三峡大坝发电能力的两倍。

根据报告,印度的总体规划涵盖东北地区的12个子流域,共计208个大型水力发电项目,潜在电力容量达到64.9吉瓦,同时还包括11.1吉瓦的抽水蓄能电站。计划将分为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至2035年投资约217亿美元,第二阶段至2047年再投资513.5亿美元。CEA强调,该计划不仅是实现印度2030年非化石能源发电500吉瓦和2070年净零排放目标的重要举措,也是确保国家能源和水资源主权的关键工程。

与此同时,中国在西藏的雅鲁藏布江下游已于7月正式启动了墨脱水电站的建设,项目投资总额高达1.2兆人民币(约1,700亿美元),发电容量预计在60至81吉瓦之间,相当于三座三峡大坝的规模。尽管北京方面声称该工程将提供清洁能源,造福民生,但外界对其真实意图的质疑声不断。

有分析指出,一旦中国完成该大坝工程,便可能通过调节水流量,造成印度在干季水流量减少多达85%。这将使中国在南亚的水资源控制能力大幅提升,随时可能对印度和孟加拉国造成政治和经济威胁。为了应对这一潜在风险,印度已在加速推进上锡洋多用途储水坝的建设,以确保稳定的水源供应。

专家指出,印度此次770亿美元的计划仅是输电线路的投资,实际建设200多个大型水电站所需的资金可能是这一数额的5至10倍。此举被视为印度对中国在雅鲁藏布江下游建坝的战略反制,显示了印度在水资源控制方面的决心。

此外,水资源的竞争已超越了单纯的工程层面,演变为区域权力再分配的博弈。印度的布拉马普特拉河不仅是中印关系的重要纽带,更是影响整个南亚地区安全与稳定的关键因素。随着中国的水电战略不断推进,印度在水资源领域的反应与布局将深刻影响未来的地区格局。

作者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