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行的座谈会上,台湾国策研究院聚集了多位学者和专家,共同探讨当前国际局势的动态,包括美俄在阿拉斯加的高峰会、上合峰会以及中国的阅兵仪式。这场讨论的焦点是如何理解这些事件对全球政治和经济格局的影响。
国策研究院的董事长田弘茂指出,近期国际局势备受关注,尤其是8月美俄在阿拉斯加举行的高峰会,以及在天津和北京举行的上合峰会。他提到,特朗普时代的关税战改变了世界贸易组织(WTO)所建立的国际贸易规则,尽管这一政策在国内引发争议,但美国对国际经济的影响仍然不容小觑。
中研院欧美所的研究员林正义提到,特朗普无法放弃乌克兰的安全问题,欧洲已成为乌克兰的第一道防线,而美国则扮演着次要角色。他表示,俄乌战争中,乌克兰的风险大幅下降,普京难以分化美欧关系。同时,特朗普仍然具备多项筹码来阻止中国大陆对台湾的武力威胁。
政论家汪浩在会上分析了俄乌战争的局势。他指出,战争持续超过三年是国际社会未曾预料的,尽管战事在一年后已显现出俄国对乌东地区的占领状况。汪浩回顾了韩战的历史,认为乌克兰若能借鉴历史接受和平安排,注重长远经济发展,将是一个可行的决策。
此外,台北医学大学的教授张国城提到,为庆祝二战胜利80周年,台湾国防部与乖乖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发行了以飞虎队成员为肖像的商品,彰显美台的合作精神。他同时分析到,中国的阅兵意在展现军事威慑能力以及增强国内领导权威,而西方国家则不愿与中国同调。
张国城进一步指出,习近平的阅兵安排可能因健康因素及外宾众多所致,阅兵中未提及各军种领导职称,反而出现大量无人机与无人舰,显示出中俄朝三国的结盟意图。
民进党中央党部的吴峻鋕提到,国际社会对中国阅兵的解读中,特朗普指出中、俄、朝三国领导人同台密谋对抗美国。尽管习在演说中未提及台湾,但其强调的“维护主权及领土完整”引发广泛关注。
亚太和平研究基金会的董立文则从阅兵的政治学角度进行分析,指出此次阅兵的独特安排和媒体限制,反映出中共内部的权力动态。他认为,十月中旬即将举行的四中全会将更加清晰地揭示中共的权力结构及未来走向。
最后,田弘茂总结道,阿拉斯加峰会不仅促进了欧洲的团结,提升了国防预算,还显示出美国与欧洲国家在支持乌克兰方面的合作。而面对美中两大阵营的角力,印度则面临着如何在中间位置寻找发展机遇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