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对两家中国中小型独立炼油厂实施制裁,这一举措使得这些厂商在接收伊朗原油时遇到了重大障碍,不得不通过其他实体名义来销售其产品。这一事件反映出川普政府对伊朗施加的压力,尤其是对其最大买家中国的深远影响。

在今年三月和四月,山东寿光鲁清石化和山东胜星化工相继被纳入美国的制裁名单。这一行动被广泛解读为美国意在进一步切断伊朗的出口收入,迫使其重回核谈判桌的重大升级。消息人士指出,这一制裁的影响已经蔓延至其他中国炼油企业,令整个行业面临严峻挑战。

自上个月起,山东省的多个独立炼油厂因忧虑受到波及,纷纷停止进口伊朗原油。这导致伊朗轻质原油相对于布兰特原油的价格折让从一个月前的2美元扩大至每桶2.30至2.40美元,市场反应迅速。

与此同时,制裁不仅影响了原油进口,还给炼油企业带来了多重营运困境。尽管北京方面公开声称反对单边制裁,并为与伊朗的贸易辩护,但中共海关数据显示,自2022年7月以来,从伊朗进口原油的记录已消失,相关油品的来源普遍被标示为马来西亚等第三国。这一变化彰显了制裁带来的深远影响,使得中方在国际贸易中不得不采取更加隐蔽的策略。

作者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