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川普在7月7日致信14个国家,宣布将从8月1日起实施新的关税政策,原定于7月9日到期的对等关税暂缓期将延长至该日期。根据新的规定,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和哈萨克斯坦的关税将达到25%,南非的税率则为30%,而老挝和缅甸则面临最高达40%的关税。

然而,越南在7月2日已与美国达成协议,享受20%的关税优惠,但通过越南转运的货物仍需支付40%的关税。这项措施显然是为了遏制中国制造商通过越南逃避美国关税的行为。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凯文·哈塞特表示,越南与美国的协议将成为未来贸易协议的重要参考。

越南政府对此采取了积极措施,贸易部已于4月15日生效的命令,严厉打击非法转运商品至美国的行为。同时,越南对美国商品完全开放市场,免收关税,川普也期待美制SUV能在越南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尽管如此,关于“转运”的具体标准仍不明确,即商品在越南生产的比例需要达到多少,才能享受较低的关税。专家对此表示,越南作为一个制造业国家,需依赖其他国家的原材料进行生产,尤其是在纺织等利润较低的行业,确立原产地标准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不小的挑战。

目前,越南企业普遍保持观望态度,等待未来局势的明朗化。美国出口占越南GDP的30%,同时也是越南在面对强大中国时的重要战略伙伴。然而,越南在原材料和零件上仍高度依赖中国。

在与美国的谈判中,印度也在积极讨论类似的“原产地规则”,并有望达成协议。分析指出,虽然美中之间仍在谈判,但越南的40%关税可能成为美国针对中国商品的最低标准,低于这一标准将使企业重新考虑在中国大陆生产的优势。

同时,美国在高科技领域对中国的技术管制也在进一步加强,计划通过与欧美国家的合作,将中国企业排除在全球供应链之外。英美之间已签署了相关协议,涵盖经济安全和出口管制,欧盟也可能参与类似的协议,涉及供应链安全及企业所有权结构等方面。

中共对英美贸易协定表示不满,尽管该协议并未明确指向中国,但其模糊性让中方难以做出强烈反应。有分析指出,如果美国与越南或印度的协议同样采取模糊策略,北京将面临更大的被动局面,几乎失去反击的可能。

作者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