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马来西亚逐渐成为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家庭送学龄儿童出国留学的新选择。根据马来西亚教育部的数据,从2022年到2024年,国际学生人数激增42%,达到30,000人,其中约8,000名来自中国,4,000名来自韩国,3,000名来自日本。

马来西亚的国际学校数量也在稳步增长,从2019年的160所提升至2024年的227所。尽管巴生谷地区的国际学校一直以来是留学的热门选择,马来西亚南部的柔佛州如今也逐渐重视国际学生的需求,目前柔佛州有33所国际学校,学生总人数超过11,000。此外,位于北部的槟城,国际学校数量在过去十年中翻了一番,达到12所,部分原因与其蓬勃发展的半导体与电子产业吸引了大量东亚人才密切相关。

与欧美国家相比,马来西亚的学费和生活费用相对低廉。自2004年起,马来西亚放宽了国际学校的入学限制,使其成为新加坡和澳洲之外的另一种经济实惠的留学选择。马来西亚的国际学校大致分为四个等级,声望、学费和学术成果各有不同。马尔伯勒学院、爱丽丝史密斯学校以及吉隆坡国际学校等一级学校被视为顶尖教育机构,提供优质的课程和师资,助力学生升学。顶级全寄宿学校的费用约为57,500美元,而一些四级学校的学费则相对实惠,如新山的一所私立学校平均学费仅为6,273美元,约为新加坡学费的30%。

马来西亚不仅因学费低廉而受到欢迎,还因其全面的成长环境、良好的英语使用氛围、课程丰富多样和文化亲和力而备受青睐。双威国际学校的执行董事表示,马来西亚具备政治稳定、良好的国际关系及优势的地理位置,这些地缘政治优势为国际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一位来自广州的企业家分享了她将儿子送到马来西亚读书的经历。她认为这所国际学校重视实践学习和自我表达,给孩子提供了更均衡的教育环境。如今,儿子已经15岁,她指出,与中国相比,马来西亚的教育质量更高,学习压力却相对较小,而生活成本也与广州相当,甚至更低,生活环境舒适且阳光明媚,还有庞大的华人社区。

家长们在选择留学目的地时,往往会考虑社会风气与治安问题。一位来自韩国的家长表示,在马来西亚感到更加安全。

与此同时,许多中国家长因对国内教育体系的高强度压力深感不安。根据《2023年中国青少年自杀报告》,仅在2023年,中国青少年自杀人数便达到11万人。为了应对这些压力,多地高中陆续推出双休政策,但实际执行中依然面临重重困难,尤其是在高考临近之际,许多高三学生仍需利用周末进行补习和自习。一位湖南的家长表示:“虽然可以不去补习班,但同班同学都在补课,孩子如何能不面对这种压力?”

从事高中生教育培训的李先生也强调,留学的选择让越来越多的中国家长拒绝让孩子承受过大的学业压力,前往马来西亚成为了一种性价比高的选择。

作者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