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一对老人用660万元人民币全款购置了一处房产,计划安度晚年。然而,十年过去,他们依然未能办理房产证,如今因开发商破产,房屋被查封,老人不得不提起诉讼,寻求法律救济。

近日,这一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热搜话题。庞阿婆与老伴桑老伯,均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然而二人持有香港居住证,20年前选择返回上海养老。2016年,他们卖掉唯一的房子,以全款660万购得正荣府小区一套120多平米的新房,拿到购房发票后,顺利与开发商签订了相关合同,并完成了网签手续。

2018年初,房屋顺利交付,老夫妻开始了新的生活。不料,半年后,庞阿婆接到房产交易中心的通知,无法办理房产证。原来,在他们购房前,上海市规定外籍人士购房需缴纳满一年的社保或个人所得税,而二人早已退休,未能满足这一条件。庞阿婆的女儿为此找了公司挂靠,并缴纳了一年的个税,但再次前往交易中心时却被告知补缴无效。

更令人费解的是,如果当年他们不符合购房资格,为什么网签能通过?青浦区房地产交易中心的工作人员表示,开发商并未将老夫妻的材料提交交易中心审核,因此未能进行资质审核,而由于他们是全款购房,得以跳过这一程序。

然而,庞阿婆的房子因开发商母公司正荣集团的破产而被查封。正荣集团因负债累累,资产陆续被查封。2024年11月,因一名供应商提起诉讼,青浦法院将庞阿婆的房子查封。

对此,房地产专家指出,开发商在交易流程中的失误显而易见,房地产交易中心的网签系统也存在漏洞。庞阿婆及其家人在发现房子被查封后迅速联系律师,依据法律规定向青浦区法院提交了财产保全异议申请书,主张其作为购房者的权益。

根据相关法律,被执行人若将需要办理过户登记的财产出售给第三人,且第三人已支付全部价款并实际占有,未办理过户登记的情况下,法院不得查封该财产。然而,经过一个多月的等待,查封是否能够撤销仍未有定论。

在社交媒体上,许多人对庞阿婆的遭遇表示同情和愤慨,认为她并没有过错,质疑为何已经网签的房子会被查封。类似的案例在全国各地频频出现,提醒购房者在购房时应谨慎处理相关手续,及时办理产权登记,以规避法律风险。如无法办理产权登记,购房者应妥善保存合同及付款凭证,以便在必要时维护自身权益。

作者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