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侨联近日宣布了新的领导人选,中央港澳办副主任王灵桂已出任中共侨联党组书记。这一任命于9月30日的干部会议上宣布,王灵桂成为中共侨联历史上首位非归侨或侨眷的负责人,这一变动引发了外界的广泛关注。
现年59岁的王灵桂,来自山东诸城,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任职,担任过多个重要职务,包括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及社科院副院长。2022年,他调任国务院港澳办副主任,并于2023年在机构改革后继续担任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副主任。
王灵桂接任之前,万立骏担任侨联党组书记及主席,已于今年5月卸任。中共侨联全名为“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其前身为“延安华侨救国联合会”,是中共政协的组成部分。该组织以代表归侨、侨眷利益为名,实际上是中共在海外实施政治渗透的重要工具。
近年来,中共侨联的活动备受关注,尤其在海外引发了诸多争议。例如,美国纽约州前副幕僚长孙雯曾被控为中共代理人并收受贿赂,而前纽约山东同乡会会长安全忠则被指控协助中共在美国进行“猎狐行动”。此外,因充当中共代理人而被判刑的亲共“侨领”陈军也曾在侨联担任职务。
在菲律宾,国家调查局于今年1月30日逮捕了五名涉嫌从事非法情报收集的中国籍男子,他们与中共侨联有密切联系。这一事件引发关于中共在海外活动的安全隐患的讨论。
国际言论自由组织“第十九条”在一份报告中揭示了中共如何针对境外抗议人士进行跨国镇压,侨联及侨务办公室被列为参与单位之一。中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作为中共中央统战部的外部机构,负责管理海外涉侨事务。
数据显示,海外华侨华人群体的背景复杂,归侨、侨眷的数量庞大,尤其是来自广东和福建的华侨华人占据了重要比例。此外,有知情人士透露,中共在改革开放后,通过侨联安排许多人出国,借以渗透当地政治与商业界,为中共服务。
有关人士还指出,一些负责接待华侨的中共官员,收入骤增,生活奢华,频繁出国,背后可能与中共在海外的统战策略有关。更有报道称,涉及器官移植的“惠侨楼”与中共的统战活动有关,这一现象引发了人们对其来源的深思。
总体来看,中共侨联在海外的活动不仅关乎华侨华人的利益,更与中共的全球战略密切相关。通过各种渠道,中共试图在海外建立政治联盟,潜移默化地影响所在国的决策与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