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中贸易战再度升温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对国内经济学者的发言实施了更加严格的管控措施。这一举措不仅包括封号,还要求学者在发言前进行报备审查,甚至有可能面临解职或研究中心的裁撤。专家分析认为,这一行为反映出中共在贸易战中的脆弱性,沉默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只会加速其灭亡。

美国总统川普于4月2日宣布对全球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其中对中国的关税高达34%。对此,中共于4月4日迅速反制,决定对所有来自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同样的关税。尽管中国商界对此反应强烈,中共官方则坚定表示将“奉陪到底”。

在这种紧张局势下,中国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前副主任贺滨罕见地对中共的反制措施表达了不满,他在社交媒体上指出这一措施是“完全错误”的,形容其如同“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他认为,正确的应对策略应是采取全面的经济开放政策,实施单方面零关税,而非针锋相对。

与此同时,中国社科院于4月6日发布声明,宣布自4月2日起撤销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相关机构与人员将受到影响。这一决定被解读为与贺滨的言论密切相关。此前,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的主任朱恒鹏因言论触及中共“禁区”而遭到整肃,传言其在年初时曾被拘留。

此外,另一位财经学者付鹏也对关税战发表看法,指出川普的对等关税就像是采购商与供应商的谈判,若供应商拒绝谈判,将失去参与的机会。付鹏的评论似乎也遭到删文处理。

在中共统治下,言论自由受到压制,特别是在疫情期间,曾有经济分析师因对政策的质疑而被禁言,甚至辞职。尽管封控政策已结束,中国经济依然停滞,青年失业率高企,官方却仍要求保持乐观的经济论调,言论空间愈发狭窄。

2024年底,国投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在公开场合表达对经济增长的质疑后,随即被禁言,并传出习近平要求对其进行调查的消息。中共还要求加强首席经济学家的声誉管理,经济学者在发言前须事先报备并接受审查。

专家李酉潭指出,中共极权统治的特性,加上习近平的个人专断,必然会压制言论自由,抑制创新,导致政策错误不断累积。这种压制不仅会影响经济发展,甚至可能在某个时刻引发政权的崩溃。

旅澳学者李元华表示,中共在贸易战中的强硬态度与言论管控,表明其内部恐慌。中共害怕专家的声音,因为他们的观点具有较大影响力,可能揭示出政权的脆弱性。李元华认为,只有通过开放讨论与政策调整,才能减缓中共的垮台速度,然而目前的局势发展无疑是在加速这一进程。

作者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