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共当局不断加强财政紧缩的背景下,政府的禁酒令和对奢靡享乐的严厉打击引发了广泛关注。观察人士指出,这一系列举措反映了各级政府面临的财政压力,资源被优先分配给权力最大的部门。
7月16日,财政部举行了一次警示教育大会,会上强调要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狠刹享乐奢靡之风。财政部党组书记兼部长蓝佛安主持会议,并提醒与会者以河南官场干部因违规饮酒导致的死亡事件为鉴,认识到违规吃喝和收送礼品的危害。
早在2023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共就已提出“党政机关要习惯过紧日子”的方针。近年来,财政部多次重申要强化预算约束,督促各地各部门坚持节约。
一位匿名知情人士透露,如今公款吃喝受到严厉限制,甚至党员的私人聚餐也需要提前报备。她指出,以往领导们常常在私密的场所享用美食,但现在举报现象频繁,许多官员因担心被揭发而不敢奢侈消费。
地方财政的紧张情况愈发明显,许多地方政府背负沉重债务。例如,西藏、贵州和东北三省的财政依赖转移支付,整体经济状况不佳,中央财政也无力支撑,地方政府面临土地销售困难的问题。
她提到,区财政局与公安局因贪污案件而争夺资产,显示出地方财政的窘迫。同时,由于缺乏资金,许多公务员的工资也不得不通过借贷解决,甚至要依赖城市建设投资公司进行融资。
在经济低迷的环境下,许多公务员的隐性收入显著减少,许多单位也因财政紧张而逐渐裁减“关系户”。曾经设立的目标考核奖励等福利如今也面临取消,许多学校的教师对此表示担忧。
随着实体经济的崩溃,许多商店关闭,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大幅下降,民众对经济现状的怨言不断加剧。年轻人面临的就业困境使得许多家庭不得不依赖父母的支持,社会的道德底线似乎也在下滑。
在这个危机加剧的时期,独立学者吴祚来在社交平台上发文,表示在经济动荡时,国家资源将优先保障体制内的稳定。他指出,许多地方甚至无法按时发放工资,未来哪些机构将永远不缺资金的问题亟待关注。
著名维权人士陈光诚也指出,政府的财政困境已经显现,曾经的维稳费用如今也在压缩。他描述了国保随行人员的变化,表明经济条件的恶化已影响到维稳行为的执行。
在这一背景下,纪委的权力日益增强,整个公检法系统都对其感到畏惧。纪委的审讯方式被指控像极了历史上的“东厂”和“西厂”,给被审讯者带来严酷的精神和身体压力。
在这样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经济环境中,普通公务员的生活水平与军队的待遇形成鲜明对比,显示出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均衡与矛盾逐渐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