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中共政坛中,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现任中央组织部长李干杰与中央统战部长石泰峰的职务对调。这一人事变动在中共历史上可谓前所未有,令外界对其背后的原因产生了诸多猜测。
自中共二十大结束仅两年多的时间内,中组部长的突然更换引起了广泛讨论。此举被认为是对中共党魁习近平选人用人策略的又一次重大挑战。中央组织部负责中共高级官员的选拔与任用,其权力重要性不言而喻,犹如历史上的“吏部尚书”。中组部长往往是中共政治局常委的热门候选人,如胡耀邦、曾庆红等人都曾在此职位上任职后步入更高的权力层级。因此,掌控这一关键职位对习近平来说至关重要。
在中共二十大期间,习近平是高层人事布局的决策者,李干杰能够成为中组部长,得益于他与习近平及前中组部长陈希的密切关系。李干杰不仅是“习家军”的成员,还在习近平的家乡山东省担任过重要职务。然而,时隔两年,李干杰未被罢免却调任统战部长,显然让外界感受到习近平权力的动摇。
此外,习在“政治建军”上的布局也遭受重击。过去两年间,习近平所提拔的多位军队高层官员接连出事,显示出其对军权的掌控正受到严峻考验。曾被视为“军中第一亲信”的何卫东近期更是被带走调查,进一步削弱了习近平在军中的影响力。
这一系列人事变动不仅反映了中共内部权力斗争的加剧,还可能预示着习近平的权力正在被削弱,甚至面临下台的风险。李干杰的调离,意味着习近平在“党管干部”的权力基础上遭遇了重大挑战。
如今,新的中组部长石泰峰能否带来不同的局面,仍需拭目以待。中共内部的斗争愈发白热化,未来或将有更多惊人消息浮出水面。分析人士普遍认为,习近平在即将召开的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上面临的挑战将更加严峻,2025年中国政局或将迎来重大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