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演频频,真能换来安全感?

过去十年间,中国的军事演习日益频繁,从台海到南海,军机与军舰的对峙成为日常。政府宣称这是“捍卫国家主权”,然而,这真的能让中国人民感到安全,还是只是让百姓的生活压力更大?

2024年10月14日,中共在台湾双十国庆后发动“联合利剑-2024B”围岛军演,动用了153架次军机与14艘军舰,创下单日最多架次纪录。就在4月1日,更出动大批海警舰队包围台湾,官方声称这是“打击分裂势力”的重要行动。然而,这些举措真的是人民想要的吗?


烧掉百姓血汗钱的军事游戏

战机升空、战舰列阵,军演的画面看似震撼,但背后的成本却让人瞠目结舌。根据路透社统计,2023年中国在西太平洋的军事演习花费高达110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当年国防预算的7%。

2024年“联合利剑-2024A”军演,仅燃料与消耗品便耗费9482万人民币,而“联合利剑-2024B”这样的大规模演习,仅13小时就烧掉数亿元。这些钱从哪来?还不是从纳税人口袋里抠出来的!


军费狂飙,百姓日子更难过

2024年中国国防预算已达1.67万亿元人民币,2025年更预计增长7.2%至1.78万亿元人民币。如果这笔钱投入基础建设、医疗、教育,能造福多少人?

世界银行数据显示,1元人民币投资基础建设可带来2.5元的经济回报,而军事开支却是纯粹的消耗。当医院缺乏设备、学校设施老旧、农民工子女无法享有优质教育,这些钱却用来展示武力,真的值得吗?


军演让中国变得更孤立

中国政府声称军演是为了“震慑敌对势力”,但现实却是:

  • 2022年台海军演后,美国限制中国获取高端芯片,直接重创科技产业。
  • 2024年,外资投资中国减少8%,许多企业担忧地缘政治风险,不敢进入中国市场。
  • 2023年中国出口占GDP的18.8%,但军事挑衅让中国形象受损,国际订单减少。

看看俄罗斯,因乌克兰战争被制裁后,经济几乎崩溃。如果中国走上这条路,会不会导致工厂停工、失业潮来袭?


军演的连锁反应:生活成本暴涨

军演不仅影响国际局势,也对中国百姓的生活带来直接冲击:

  • 渔民生计受损:演习期间海域封锁,东南沿海渔民无法出海,生计大受打击。
  • 物价上升:国际货运改道,运输成本增加,进口商品价格飙升。
  • 房市低迷: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房价已跌超10%,地产公司破产潮涌现。

这样的“强国”形象,真的让人民过得更好吗?


重蹈苏联覆辙?

历史告诉我们,过度军事化只会压垮经济。

1980年代苏联将GDP的15-25%投入军备竞赛,结果经济崩溃,人民生活困难,最终导致1991年苏联解体。中国现在的军事开支虽然不及苏联当年比例,但已占国防预算的7%,且逐年增长。

当经济走下坡路、军费却不断攀升,这条路真的能走得长远吗?


百姓要的是工作,不是军演

中国经济学家高善文曾用三句话形容当前中国社会:“生机勃勃的老年人,死气沉沉的年轻人,生无可恋的中年人。”

数据显示:

  • 2024年全国城镇失业率为5.1%,但16至24岁青年失业率高达15.7%。
  • 2025年大学毕业生将突破1222万,就业市场供不应求。

与此同时,2025年国防预算再增加1200亿元。如果这笔钱用来创造就业、补贴中小企业,能帮助多少人脱贫?


军演到底是为了谁?

国防部发言人吴谦说:“军事演习是对分裂行径的有力回击。”

然而,军演的炮声换来的却是百姓生活的更大压力,房价跌、物价涨、就业难,军演带来的,真的不是安全,而是更深层次的不安。

当全世界都在拼经济时,中国却选择拼军备;当人民需要稳定的生活时,政府却选择军事对抗。这样的“强大”,真的能给人民带来幸福感吗?

中国人民需要的是发展,不是军演!

作者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