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经济大省如山东、江苏、浙江和四川等地的人口数量出现显著下降,其中山东省曾被誉为“全国生育之最”,然而其人口自然增长率却低至-1.67‰。这种趋势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分析,许多人认为,人口危机已经成为中国面临的“灰犀牛”——一种显而易见但又被忽视的重大危机。

最新发布的“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13个省份中有8个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这意味着这些地区的人口正在持续减少。特别是山东、江苏和四川,人口下降的幅度尤为明显,江苏的自然增长率为-2.7‰,而四川则更为严重,达到了-3.02‰。

这13个受到关注的省份包括山东、江苏、四川、浙江、安徽、广西、江西、福建、贵州、甘肃、海南、青海以及陕西等地。根据定义,人口自然增长率是通过年内出生人数与年内死亡人数的差值计算得出的,反映了一个地区的人口变化情况。

据BBC中文网的报道,人口危机的加剧与中国的生育政策、社会保障体系以及性别歧视等深层次结构性问题密切相关。尽管中共于2016年结束了一胎化政策并在2021年允许每对夫妇生育三个孩子,但这一系列政策并未能有效扭转人口下降的趋势。

以山东为例,曾经在2016年达到177万的出生人口,占全国的十分之一,但自2018年以来,出生人数逐年下滑,2020年已经跌破百万,2022年更是降至68.22万人。与此同时,江苏省的出生率也在近十年间持续下降,2016年曾达到9.76‰的峰值,之后一路下滑,少子化和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

根据中共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至2024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4.08亿人,比上年减少了139万人,这一现象已经持续了三年。人口的萎缩不仅影响劳动力市场,也对中国的经济前景造成了严重威胁。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资金短缺的养老金体系将面临更大的压力。

数据显示,到2024年,中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将达到3.1031亿,占总人口的22%。预计到2035年,60岁以上的人口将占总人口近三分之一,而中国的养老金体系资金将在此期间耗尽。

从民政部的统计来看,2024年的全国结婚登记数为610.6万对,相较于2023年的768万对,下降幅度达20.5%。这一系列数据和趋势表明,中国人口问题的严重性正在加剧,社会深层次的变化和经济持续衰退导致了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不生育,甚至不结婚。

知名学者章家敦在《新闻周刊》上指出,中国人口减少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变化、经济衰退和忧郁情绪的加深。面对如此严峻的人口和经济挑战,中国亟需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以避免陷入更深的危机。

作者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