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爆发了由伊蚊传播的基孔肯雅热疫情,已确诊病例达到478例。这一消息引起了当地居民的广泛担忧,许多人对这种与登革热症状相似的疾病表示不安。

据顺德区卫生健康局的通报,疫情的首次监测于7月8日发现,该病例来源于境外输入。截至7月15日,该区累计确诊病例均为轻症,主要分布在乐从镇、北滘镇和陈村镇。

基孔肯雅热是通过伊蚊叮咬传播的,其名称意指“身体弯曲”或“弯腰行走”,因为感染者常常会经历严重的关节和肌肉疼痛。除此之外,患者可能还会出现高烧、头痛、疲劳、皮疹和恶心等症状。一般来说,感染者在被蚊子叮咬后2至7天内会出现症状。尽管美国已经批准了基孔肯雅热疫苗,但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

大多数基孔肯雅热患者在数周内即可痊愈,但某些个体可能会经历数月或数年的持续关节和肌肉疼痛。过去,这种疾病主要在非洲和亚洲地区流行,自2004年以来,其传播速度显著加快,现如今全球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口面临感染风险,涵盖美洲、非洲、亚洲、欧洲及多个岛屿地区。

消息一出,当地网友纷纷在社交媒体上表达忧虑:“怎么这种病也来了?”“登革热还没过去,又来了一个我没听过的。”一些人则回忆起去年登革热的经历,感叹今年的疫情让他们倍感压力。“我在佛山,刚被蚊子叮了一口,感觉麻木。”还有网友质疑疫情的严重性,表示医院的感染科已经住满病人,报告的病例数量似乎不够真实。

截至7月15日晚,“佛山顺德区确诊478例基孔肯雅热”的话题迅速登上微博热搜榜首,显示出公众对此疫情的高度关注和紧迫感。

作者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