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正遭遇今年以来最为严酷的高温天气,覆盖面积超过200万平方公里的地区气温攀升至35℃以上,部分城市更是突破了40℃。气象部门指出,这种高温强度在历史同期中极为罕见,导致了不少道路出现裂缝,民众在音乐活动中中暑,学生在校园内晕倒,甚至有鸟类因酷热而奄奄一息。

根据中央气象台的预报,未来几天,黄淮、江南等地的高温天气将持续。7月5日,气象台发布了高温黄色预警,预计6日白天,华北南部、华中、重庆、华东和华南大部分地区,以及新疆南疆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均有35℃以上的高温现象,部分地区的日最高气温将达到37至39℃,而新疆南疆和吐鲁番等地局部地区甚至可能超过40℃。

在北方,少见的高湿天气也伴随着高温而来,华北地区的相对湿度普遍达到85%以上,北京在7月3日的相对湿度甚至一度达到100%。对此,观复博物馆的创办人马未都在社交平台上调侃道:“北京回南天,出门感觉像是被牛舔了。”

在上海,气象部门于7月6日将高温黄色预警升级为高温橙色预警,预计当天中心城区及周边地区的最高气温将超过37℃,可能创下本轮高温的新高。与此同时,山东潍坊的音乐节现场更是因高温导致多名观众中暑昏倒,现场医护人员迅速展开救助,尽管配备了降温设备,但依然难以抵挡酷热的侵袭。

在山东烟台,一所高校的宿舍因未配备空调,导致学生们只能借助小风扇降温,甚至有人因中暑被紧急送医。当地工作人员确认,确实有学生因高温中暑。

河南商丘市则发布了高温红色预警,气温升至40℃以上,甚至出现了水泥路面因热胀冷缩而爆裂的情况。目击者称,在经过一条乡村道路时,水泥路突然裂开,所幸及时避让,避免了意外。

在武汉,极端的高温天气使得飞鸟也难以承受。7月4日,一只赤腹鹰在街头奄奄一息,网民们纷纷为其提供水分,结果该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武汉市职业病防治院的数据表明,今年已有155人因中暑就医,其中不幸出现了5例死亡案例,这是三年来首次发生中暑死亡的情况。

在持续的高温天气影响下,南方的台风“丹娜丝”也带来了一定的缓解,然而与此同时,台风的来袭导致了多个港口航班的取消,相关部门已做好应对准备,进行人员撤离和停工停课的安排。

面对如此严峻的天气状况,各地民众需提高警惕,采取有效的防暑措施,确保自身安全。

作者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