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师和贸易商普遍预测,由于贸易战的持续影响,中国钢铁出口在第二季度将显著下降,这一趋势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国内产能过剩的困境。作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和出口国,中国的出货量预计将在第二季度相比第一季度减少多达20%,并且出口情况在今年晚些时候可能会进一步恶化。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数据显示,中国的钢铁产能几乎占全球总量的一半,而中国企业在钢铁生产领域的新跨境投资贡献高达60%以上。然而,随着美国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征收25%的关税,这一行业面临着双重打击。美国的关税政策不仅阻碍了中国钢铁的转运贸易,还激励了包括越南、印度、韩国、欧盟、哥伦比亚及台湾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钢铁实施关税或启动反倾销调查,以保护本国钢铁产业。

在美国关税生效前,中国钢厂曾大幅提升出口,第一季度的出口量达到了自201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然而,市场分析人士预测,第二季度的出口总量将必然下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钢铁贸易商表示,虽然中东、非洲和南美可能成为新的出口市场,但这些地区的需求不足以吸收中国庞大的钢铁产能。

中国钢铁的出口增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因房地产市场疲软导致的国内需求下降,但出口的减少将使得钢铁回流国内,进而压低价格,侵蚀钢铁制造商的利润,并减弱对铁矿石等原材料的需求。宝钢的董事长在上月底表示,钢铁行业目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国内钢材库存的增加将进一步加剧供应过剩。

根据咨询公司“我的钢铁”在4月份的调查结果,一家大型中国出口商的海外订单环比下降了20%至30%。与此同时,行业专家对贸易战可能扩展到电动汽车和家电等严重依赖钢铁的产品表示担忧,这可能进一步削弱房地产行业以外的重要钢铁需求来源。

兰格钢铁的副总监葛欣指出,贸易战的影响可能需要时间才能显现于上游钢铁市场,这一趋势可能会在第二季度的数据中得到反映,而国内需求的季节性放缓将加剧这一供应过剩的局面。

作者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