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云在过去一年中经历了亏损,并因内部管理混乱与抄袭丑闻而备受关注。近日,华为云宣布将进行大规模重组,重点转向人工智能(AI)领域,预计将裁撤和整合数十个部门,可能影响上千名员工。业内专家表示,此次重组不仅是出于商业考量,也可能与中国政府的战略需求密切相关。
华为云在回应关于部门调整的传闻时表示,将通过软硬件协同与架构创新,集中资源于AI与算力产业。公司计划加大对升腾云、盘古大模型和数智融合等项目的投入,同时全力支持升腾CANN生态的建设。
华为云首席执行官张平安在8月22日宣布,多个部门将被裁撤,公司的发展目标是实现盈利。尽管具体裁员比例尚未确定,但消息人士指出,这次调整将波及产品部、公有云服务部及研发部等核心团队,涉及的下层部门和组织数量可能达到数十个。
自今年6月以来,华为云官网频繁发布产品下线或停售公告,显示出其过往广泛布局的服务模式并未带来预期的盈利。专家分析,华为云此时将重心转向AI,是因为中国云市场增速放缓,面对激烈的价格战,华为云必须集中资源在毛利率更高的AI原生云和行业模型上。
从军工角度来看,华为在中共军工情报系统中扮演关键角色,未来的AI原生云集群和模型将可能服务于卫星通信、战场图像识别等“军民融合”领域。此次架构调整的背后,或蕴藏着中共国家战略的深层考量。
与此同时,盘古大模型部门因管理混乱和抄袭指控陷入舆论风波。研究团队HonestAGI指控华为的盘古大模型与阿里巴巴的竞争产品有高度相似性,尽管华为否认抄袭,但承认部分代码参考了开源实践。
在中国云服务市场中,阿里云占据33%的份额,而华为云仅为18%。专家指出,由于出口管制,中国云厂商在欧美市场难以与AWS、Azure等正面竞争,但华为可能通过“AI+安全+军工合作包”拓展中东、非洲及东南亚市场。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华为及中资AI云服务的国际用户需警惕数据安全问题。中共《国家情报法》要求企业配合国家情报工作,商业云中的数据可能被军工和情报系统调用。此外,跨境数据合规问题及军事化再利用的风险也不容忽视。华为云的未来发展将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