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中贸易关系紧张之际,华尔街的分析师们开始对中国公司在美国交易所上市的前景表示忧虑,纷纷模拟可能出现的摘牌情况。据统计,目前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超过286家,市值达1.1万亿美元,尽管数量有所增加,但市值在过去一个月却出现下滑。
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杰富瑞金融集团和瑞银集团的策略师们已经发布了相关报告,分析了中概股所面临的风险。他们指出,如果这些公司被摘牌,可能会对拼多多、唯品会和好未来等企业造成严重打击。这些公司在美国上市,但并没有相应的香港上市股票可供转换,处于较为脆弱的地位。
摩根大通的评估显示,如果中概股被剔除出全球指数,预计将导致约110亿美元的被动资金流出,其中94亿美元将来自拼多多。值得注意的是,早在川普第一任期时,市场也曾因中概股面临退市而产生恐慌,部分原因是中共政府不允许美国监管机构直接审计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2021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根据《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引入了新的退市规定,曾引发一轮中概股回流潮。
近日,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随着美中贸易战的升级,如果北京不作出让步,美国不排除将中概股摘牌的可能性。贝森特指出,所有可能性都在考虑之中,并强调这一决定将由总统作出。
彭博社的报道指出,川普政府手中掌握着多种工具来实施中概股摘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可以命令交易所摘牌,甚至取消这些公司的交易注册。而根据杰富瑞分析师的观点,美国还具备ADR退市和投资禁令两项强有力的措施,可能会在中美竞争中发挥关键作用。
分析师预测,中概股的退市将引发市场流动性担忧,2021年和2022年因摘牌恐慌,导致中概股平均下跌22%。杰富瑞的报告显示,部分美国存托凭证的交易量远高于其在香港上市的股票,摩根士丹利的数据同样显示,阿里巴巴和京东的ADR日均交易量均比其在港上市股票高出约80%。
中国首席股票策略师王滢在报告中指出,若发生大规模退市事件,尤其是所有ADR公司同时退市,将标志着中美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显著升级,并可能导致整个中国股市的估值下行风险加大。未在香港双重上市的ADR公司将面临更大的下行风险。
王滢进一步分析,短期内,股东如果发现将美国ADR转换为港股存在困难,或者不愿持有,将导致市场的混乱。然而,从长远来看,香港市场或许能够弥补交易量的影响,尤其是对于一些大型中国公司而言。高盛则预计未来将有27只中概股在香港进行双重主要上市或第二上市,总市值将达到184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