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知名网络大V司马南因涉嫌偷税漏税而引发广泛关注。这一事件的核心在于,司马南在2019年至2023年期间,通过隐匿收入和虚假申报等手段,少缴个人所得税和增值税共计462.43万元。同时,他所控股的北京某影视策划公司也因违规享受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少缴企业所得税75.32万元。税务部门对司马南及其企业追缴税费、加收滞纳金,并处以罚款,合计达到926.94万元。
事件的发酵使得司马南“爱国斗士”的形象受到严峻考验。尽管他一向以“反美斗士”和“挺中共”的立场示人,此次偷税案却令其形象坍塌。面对此事,司马南试图将责任推给与之合作的多频道网络公司(MCN),声称因该公司未代为缴纳税款,才导致自己受到重罚。他在回应中表示,过去六年与该MCN合作获得了六百多万元的酬金,但罚款却高达九百多万元,令他感到“不公平”。
然而,MCN公司对此表示强烈反驳,称司马南在合作期间已将所有收益取走,自己并未有能力代扣个税。MCN公司的负责人明确指出,司马南拒绝让其代为缴税,因此无法承担相应责任。王小东,一位与司马南有过合作的网络大V,在其社交平台上发视频称,MCN公司老板亲自告诉他,司马南的流量虽然高,收益也不菲,但他坚持要全数拿走,导致MCN无力为其代扣税款。
此外,业内人士对司马南与MCN公司未签署书面协议表示质疑,认为这在行业中极为罕见。司马南在面临巨额收入的情况下,竟然没有关注个人纳税的情况,令人难以理解。
值得一提的是,司马南所经营的影视策划公司和文化工作室均属于小微企业,注册地享有较为优惠的税收政策。然而,这种利用政策进行财务操作的行为,如果未实际经营,就可能涉嫌偷税漏税。
随着事件的持续发酵,公众开始对网红经济的运作方式产生反思,司马南的“爱国”人设也随之轰然倒塌。此事件不仅揭示了网红经济中存在的税务灰色地带,更引发了对相关法律和监管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