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富国银行的一名高管在前往中国后遭遇禁出境的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此事发生后,富国银行迅速暂停了所有前往中国的商务旅行。这一事件不仅突显了外资企业在中国运营的法律风险,也进一步削弱了他们对在华业务的信心。
中国欧盟商会的主席彦辞(Jens Eskelund)对此表示,类似事件可能会让更多外国企业对赴华出行产生顾虑。他指出,中共当局对外企的突击搜查和员工任意拘捕,已经引发了外界的强烈担忧。根据欧盟商会去年对会员进行的调查,9%的受访者认为,吸引外国人来华工作面临挑战,主要原因是对人身安全的担忧以及可能面临的民事和刑事责任。
在128名受访者中,4%的人表示,由于中共的出境禁令,他们的商务旅行受到了负面影响。这些禁令的背后,反映出外企在中国的运营环境日益复杂。2019年以前,共有128起外国人在中国因各类原因遭遇出境禁令的案例,其中与商务活动相关的禁令占到约三分之一。
在此事件中,美国驻北京大使馆表示,因涉及隐私等原因无法透露具体情况,但已向中方当局提出关切,强调任意禁止美国公民出境将影响双边关系,并敦促中方立即允许受影响的美国公民回国。
富国银行确认,该行正在密切关注此事,并通过适当渠道协助受影响员工尽快返回美国。知情人士透露,这名高管名为毛晨月(音译,Chenyue Mao),她在最近一次前往中国后遭遇限制出境。
近期,外企高管遭到离境限制的事件并不罕见。本周,北京一家法院因间谍罪判处安斯泰来制药集团的一名日本员工三年半有期徒刑,尽管日本大使馆并未透露该员工的身份,但此案件引发了日本政府的强烈不满,并对中共的行为表示抗议。
此外,今年3月,中共当局释放了在北京被拘留的美国尽职调查公司美思明智集团的员工,该公司五名当地员工在一次突袭中被拘留,这次突袭标志着中共对外国咨询公司进行全面打击的开始。消息人士透露,美思明智的一名新加坡主管也被禁止离开中国。
外企高管的出境受限现象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随着法律与人身风险的上升,外企在中国的经营环境愈加严峻。专业人士警告,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更多外资企业重新评估其在华投资与运营的策略,未来的商务活动将面临更多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