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川普政府宣布将对中国商品的关税提高至145%,并采取措施阻止中国廉价商品通过第三国进入美国市场。分析认为,这一决策在中国经济已面临重重压力的背景下,显得尤为严峻。

尽管美国对智能手机、电脑和芯片等商品实施了关税豁免,但针对中国的20%芬太尼惩罚关税则不在豁免之列。这一政策的实施,标志着与川普第一任期的贸易战相比,现在的关税幅度更高,同时中国正经历着更为严峻的经济困境。中国的房地产危机、持续高企的青年失业率和疲软的国内消费,可能将引发通货紧缩,进一步打击经济。

近年来,中国政府试图通过出口来刺激经济,去年其全球贸易顺差接近1万亿元。然而,川普政府的新一轮高关税无疑会对中国的出口造成重大冲击。根据顾问公司凯投宏观的首席亚洲经济学家马克·威廉斯的分析,目前中国经济对出口的依赖程度已超过全球金融危机时期。出口需求对于维持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中国实现今年“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的可能性正受到质疑。高盛近期下调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认为新关税将对中国经济和劳动力市场产生负面影响,预计2025年和2026年的增长率将降至4.0%和3.5%。

中国商界也已感受到这些政策带来的直接影响。广东省一家家族经营的鞋材厂老板顾阿龙表示,最近三天内他的订单损失高达80%。他指出,尽管客户并不全在美国,但美国市场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无法忽视。

康奈尔大学的贸易政策教授埃斯瓦尔·普拉萨德表示,尽管中国政府目前态度强硬,但实际上他们正处于劣势。前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也提到,尽管美国的贸易重要性有所下降,但此时的打击却对中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

此外,川普政府还可能进一步封堵中国商品进入美国市场的途径,特别是通过越南或墨西哥等第三国。川普的贸易顾问纳瓦罗表示,中国正利用越南作为转口地,以规避美国的关税。为应对这一情况,越南计划打击中企通过其境内进行的“非法转口”行为。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也透露,墨西哥已提议对中国商品征收关税,希望加拿大也能跟进,形成一道北美的贸易壁垒。如果北京无法找到新的规避关税方式,那么大量中国商品将不得不寻找新的出口市场,这将可能导致其他地区的贸易壁垒上升。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与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的通话中提到,双方讨论了建立追踪可能出现的贸易转移机制,以防止中国将原本面向美国的廉价商品倾销至欧洲。

随着川普对华施压的持续加大,他可能会像拜登政府一样,扩大对先进半导体、机床和生物技术设备的出口管制,这将对中国造成更为严重的打击。专家表示,获得美国技术对中国的发展比单纯的贸易更为重要,技术出口的限制将对其短期内的发展产生更大的破坏。

作者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