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一周,中国多个省市传出公务员、事业单位及央企员工工资拖欠的消息,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辽宁沈阳、山东、安徽、河南、江苏、广西等地的受访者纷纷反映,薪资已数月未发,生活陷入困境。有学者警告,地方财政危机的影响正逐渐显现,可能威胁到社会稳定与民生保障。
社交平台上,许多网民爆料各地政府部门及公办单位工资延发或停发的情况。6月27日,一位沈阳博主发帖指出多个公务部门已无法按时发放工资,引起热烈讨论。评论区中,许多留言称沈阳市于洪区的所有部门半年未发工资,甚至连公办幼儿园都停发工资。铁西、通正、和平等区的公务人员也反映工资被拖欠,新民社工站更是两年未发工资。
一位和平区的社工无奈地表示:“工资早就断了,我老婆要生孩子,连住院费都交不起。”退休公务员李仁毅也指出,除了在职公务员,许多“铁饭碗”岗位的保障同样面临风险。他提到,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日益加重,土地销售不畅、税收锐减,甚至一些单位的社保和公积金都停止了发放。
在山东,类似现象同样频繁。6月26日,枣庄一位公务员在网络上发帖称:“工资不发。”即墨的一名基层医护人员也在网上求助,表示工资两个月未发,每天上班心不在焉,面临生活压力。潍坊的居民赵娜透露,部分乡镇公务员的工资不仅延迟发放,还被打折。“我一个亲戚说,他们镇上的干部一个月没拿到全额工资,现在只发八成,有些区级公务员甚至几个月都未发。”
河南濮阳一位义务支教教师则表示,他们无编制,生活本就拮据,如今连乡村补贴也无法发放,生活愈发困窘。评论区中有人提到,七个半月才发了1500元,令人绝望。
在江苏,连云港的一起事件引起了更多关注:中核集团旗下的滩涂光伏示范项目因拖欠工资被建筑工人围堵。当地电商朱自强表示,虽然江苏经济在全国名列前茅,但许多国企却面临发不出工资的困境。他提到,女儿所在的国企工厂已经转手,现在订单减少,每周只上三天班,未来情况可能更严峻。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退休教师彭家珍表示,中共地方财政高度依赖土地出让金,房地产市场下滑直接导致财政收入锐减,压力逐渐传导到基层。她指出,财政困境不仅影响到教育、医疗、环卫等基本服务的正常运作,工资拖欠只是表象,其背后则是整体政策环境与财政结构存在的问题。
6月28日,有媒体援引中共国务院2024年财政审计报告称,全国有16个省、175个县存在挪用惠农补贴的情况,其中部分资金被用于支付公职人员的工资或偿还债务。此外,104个县区被揭露企业骗取农机补贴,涉及金额高达4.78亿元,3235名基层干部涉嫌冒领2329万元的补贴。
与此同时,普通民众的生活压力也在加大。广东的一段视频显示,一位白发老人夜间在工地打工12小时,仅获得170元的报酬。彭家珍警告:“如果财政困境导致公务体系长期拖欠薪资,将造成更多人才流失与基层服务崩溃,甚至加剧城乡不平衡,引发更深层次的不满与动荡。如果不及时应对,后果将不堪设想。”
从东北到华东,再到南方,欠薪现象在公务员、环卫工、教师与医生中不断蔓延。学者们认为,中共的财政体系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收支困境,这不仅影响社会稳定,甚至可能动摇制度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