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中国社交平台上,一种被称为“老鼠人”(Rat People)的生活方式迅速走红,吸引了大量年轻人的关注与参与。许多人在短视频中分享自己几乎不出门、不工作、整日躺在床上的生活状态,相关话题的点击率已超过千万次,成为网络热议的焦点。

在一段广为流传的视频中,一名年轻女子详细描绘了她的“老鼠人日常”:早上11点20分醒来,下午1点20分叫外卖,紧接着又小睡片刻,傍晚点一杯奶茶,喂猫后回到床上,晚上则享受美食和追剧,直到凌晨2点半才再次入睡。她在视频的结尾发出感慨:“人怎么能这么快乐呢?”

这种生活态度被视为“躺平”文化的延续,是对高强度工作和激烈社会竞争压力的一种逃避。面对经济放缓和青年失业率上升的现实,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退出“卷王”战斗,转而进入“摆烂”模式,以寻求内心的平静和快乐。

一篇网络评论指出,当前流行的“低能量老鼠人”视频博客,已经取代了早年盛行的“高能量精致生活”视频,成为社交平台上的新流量密码。许多博主如“嘉文四柿”和“幸福鼠录”等,凭借“老鼠人”标签吸引了大量关注。其中一位博主的单条视频甚至获得了超过40万次的点赞,评论区则充满网友的留言:“这才是真实生活。”

这一现象不仅引发了社会的关注,也催生了商业机会。由画师“砂糖仙贝”创作的“大鼠”卡通形象迅速成为老鼠人表情包的代表,并带动了相关周边产品的热卖。有品牌与他联名推出的玩偶、挂件和抱枕等产品,销售额已突破百万,部分商品甚至出现断货的情况。

“老鼠人”通常具备三个显著特征:一是夜间活跃,白天精力不足,晚上则精神焕发;二是生活范围局限于房间的一角,但对突发事件反应敏锐;三是社交“节能”,更倾向于线上互动,害怕面对人群。这个标签不仅反映了一部分年轻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力感与心理焦虑,也表达了他们在“摆烂”与“改变”之间的矛盾心情。

对于这一新兴现象,您又有何看法呢?

作者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