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失业率不断攀升,许多年轻人开始选择“躺平”,对婚姻和生育的热情显著降低。2024年结婚人数降至45年来新低后,今年第一季度的结婚登记人数再次出现下滑,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为了刺激结婚率,多地政府纷纷推出奖励政策,试图通过金钱激励来促进婚姻登记。

例如,广州市白云区龙归南岭村近日发布了《初婚奖励实施方案(试行)》,规定对村内户籍的初婚夫妻,最高可获得4万元人民币的奖金。此外,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在三月份发布通知,鼓励各地为符合条件的结婚登记对象发放结婚红包或消费券,进一步推动结婚率的提升。

早在2023年,浙江的绍兴市和衢州市就已推出类似措施,为在当地登记结婚的夫妇提供现金奖励和礼包。绍兴市上虞区为每对登记结婚的夫妇提供价值1000元的礼包,而常山县则为女方年龄在25岁及以下的初婚夫妇提供1000元的奖励。吕梁市也在今年初开始实施,鼓励初次登记结婚且女方年龄在35岁及以下的夫妇领取1500元的奖励。

这些政策引发了网络热议。许多网友对此表示质疑,认为单纯的金钱奖励无法解决年轻人不愿结婚的根本原因。“‘万’的吸引力实在太小了,现在没有人缺这几万块钱。”有评论指出,真正的解决之道在于改善经济环境,降低房价,提高收入,而不仅仅是发放现金奖励。

在社交媒体上,许多人回忆起过去的计划生育政策,感叹如今的催婚催生现象形成了鲜明对比。中共民政部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全国结婚登记人数为181万对,较去年同期的196.9万对下降了15.9万对,而离婚登记人数却增至63万对,显示出婚姻状况的愈发严峻。

整体来看,2024年全国结婚登记数量降至610.6万对,创下自1978年以来的最大降幅。这一系列的数据和社会现象,反映出年轻人对婚姻和生育的态度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亟需政策制定者认真面对并寻求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作者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