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的一位副教授黄恺的逝世引起了广泛关注,8月20日这一消息迅速登上了微博热搜榜。据了解,黄恺在8月12日去世,知情人士透露其死因是坠楼自杀。

在社交媒体上,许多网友纷纷发帖悼念黄恺,并分享了他在汕头举行的追思会的相关信息。一位来自北京的网友表示,自己专程赶到汕头参加黄恺的追思会,表达对这位年轻教授的哀悼。

黄恺在上个月刚刚结婚,令人痛心的是,婚姻不到一个月,他便选择了以这样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的官网已经删除了黄恺的个人介绍,学院的一名工作人员证实了追思会的举行。

虽然目前尚未明确黄恺去世的具体原因,但一些网友指出,黄恺在同事中履历非常出色,却未能通过“非升即走”考核,可能因此感到巨大的心理压力。公开资料显示,黄恺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2011年获得多伦多大学的博士学位,导师是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John Polanyi。回国后,他在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担任助理教授和副教授,并被列入2025年南粤优秀教师的表彰名单。

对于黄恺的突然离世,许多网友表达了惋惜之情,认为他可能是因为考核未通过而受到不公对待,甚至有人建议应当取消高校的“非升即走”政策。近年来,中国的高校竞争日益激烈,许多年轻教师在高压环境下面临着巨大的心理负担,导致了一些悲剧性事件的发生。

类似的事件并非个例,今年8月初,浙江大学的一名青年教师也因心理压力选择了极端方式,而此前南京林业大学的一位副教授在考核未通过后自杀,均引发了社会的广泛讨论。许多人呼吁对高校内部考核制度进行反思与改革,以防止类似悲剧的重演。

作者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