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师傅近日公布的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出一幅“减收增利”的面貌:总营收达到400.92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下降2.7%;而净利润却上升至22.71亿元,同比增加20.5%。这一财报的背后,折射出康师傅通过涨价策略来抵消销售下滑的现状。

根据世界方便面协会的统计,自2020年至2023年间,中国的方便面消费量减少了40亿包,从478亿包降至438亿包。2025年上半年,方便面的销售额同比也持续下滑8.9%。这意味着,按照每包售价5元计算,市场上约有200亿元的销售额蒸发。

研究表明,外卖市场每增长1%,方便面的消费量就会相应减少0.0533%。这些数字无疑为康师傅的市场前景增添了挑战。

尽管康师傅在方便面(市占率45%)和饮品业务中依然是行业领头羊,但最新的财报数据却揭示了其面临的困境。上半年,方便面业务的营收为134.65亿元,同比下滑2.6%,这已是继2024年上半年下跌1%后的再次下降。饮品业务的情况更为严峻,营收263.59亿元,同比减少2.6%,直接损失接近7亿元。

经销商和直营零售商的数量也在悄然减少,康师傅的经销商数量从67,215个降至63,806个,减少了3,409个;直营零售商则从220,623个降至219,124个,减少了1,499个。这一现象表明,康师傅正在主动缩减其市场通路,放弃一些“不赚钱”的渠道。虽然这种精细化运营似乎是出于优化考虑,但实际上却是被迫的“战略收缩”。

自2021年以来,康师傅的经销商数量已从80,726个降至63,806个,直营零售商同样从256,567个减少至219,124个,通路减少超过20%。这种收缩在短期内可能提升单店效益,但从长远来看,将削弱品牌的市场覆盖率和影响力。当消费者在越来越多的地方无法找到康师傅的产品时,品牌形象势必会受到影响。

面对市场多重压力,康师傅选择了通过涨价来弥补销量下滑,短期内稳定了利润。然而,这一策略也潜藏风险:微小的涨价足以使价格敏感的消费者转向其他品牌。例如,经典桶装方便面的价格从4.5元上涨至5元,1升装冰红茶的价格从4元提升至5元,涨幅达到11%至20%。康师傅管理层在业绩会上坦言,1升装冰红茶售价4.5元能显著改善毛利率。

然而,持续的涨价可能会进一步疏远消费者,加速市场份额的流失,这并非长久之计。康师傅的困境反映了一个更深层的商业真相:没有任何行业能够永远保持繁荣,也没有公司能在过去的成功上安枕无忧。

曾几何时,方便面是国民速食的代名词,而康师傅则是这一领域的领军者。然而,时代在变,消费者的需求也在不断演化,竞争格局也随之发生变化。

作者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