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中共计划举行一系列纪念活动,试图通过高调宣传来强化其在抗战历史中的主导地位。然而,这种做法引发了学者和专家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真正的抗战主力是中华民国,而中共的叙述则在淡化这一事实。
在这一背景下,电影《南京照相馆》的上映引发了广泛关注与争议。这部影片讲述了一名南京照相馆学徒在1937年冒险保存并传播日军暴行照片的故事,影片宣称改编自真实事件,但却被多方指责为虚假。自媒体平台《老王来了》详细揭露了影片中的多处造假,包括将真正的英雄替换为照相馆学徒,抹黑中华民国国军的抗战贡献。
历史资料显示,影片中的原型为当时南京的一个学徒,他因流亡而未能将重要证据传递出去。真正冒险将日军暴行影像带出南京的,是当时的南京安全区总干事乔治·费奇,他的行动引发了国际社会的震动,揭示了日军的残暴行为。
日本历史学者指出,日军的摄影师主要负责拍摄宣传影像,不会将可能泄露军事机密的底片交给当地照相馆处理。《老王来了》的评论认为,历史的真实不应被歪曲,电影的做法无疑加剧了社会的仇恨情绪,影响了年轻一代的历史观。
此外,唐靖远等评论员指出,中共对抗战的纪念活动缺乏合法性,中华民国才是抗战的真正主力。国民党在蒋介石的领导下,勇敢地与日军作战,直至胜利。
历史的真相在于,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国的成果,而中共在当时的表现与其后宣扬的历史有很大差距。根据历史记录,共军在抗战中的实际贡献微乎其微,国军的阵亡将领人数远超中共所称的数字,显示出国军在抗战中的真正付出。
值得注意的是,1945年,日本在美国海军“密苏里号”战舰上正式向同盟国签署投降书,中华民国的代表徐永昌将军出席了这一历史性时刻。此后,中国战区的受降仪式也在南京举行,进一步证实了中华民国在抗战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
在这一纪念时刻,重温真实的历史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正视历史,才能更好地缅怀过去,放下仇恨,走向和平共处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