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公司最新推出的iPhone Air因需要使用eSIM虚拟电话卡而未能通过中国官方的监管审核,导致其在中国市场的销售被迫暂停。苹果在9月8日发布了iPhone 17系列,并在9月12日宣布将开启预购,原定于9月19日正式发售。然而,iPhone Air的发售时间在官网上突然被更改为“发售资讯后续更新”,所有机型均需获得批准才能上市。

苹果中国对此表示,他们迫切希望用户能够体验到iPhone Air,并正在与监管机构进行紧密合作,以争取尽快在中国推出这款产品。同时,苹果也与主要的运营商保持密切联系,目前正等待最终的批准,以便在中国市场推出支持eSIM的iPhone Air。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等运营商同样在等待相关许可,以便为用户提供这款新机。

iPhone Air被誉为苹果史上最薄的手机,为了腾出更多内部空间,该机型取消了传统的实体SIM卡槽,只能使用eSIM。与传统的插拔式SIM卡不同,eSIM卡直接嵌入手机芯片中,用户只需将信息写入即可实现通话和短信等服务,并可在全球快速接入当地网络。相较于实体卡,eSIM在灵活性、安全性和用户体验上具有明显优势。

然而,由于中国的技术标准和监管体系与国际标准不兼容,导致中国运营商无法向用户提供eSIM服务,并使得苹果无法在大陆市场推出这一新产品。评论员指出,外国的eSIM卡通常可以绕过中共的防火墙,因为这些卡能够将网络流量路由到海外服务器,而中国本土的eSIM卡则受到严格的监控和限制。

在社交媒体上,网友们对iPhone Air无法在中国销售表示关注,许多人认为这反映了中共对信息流通的严格控制。有人指出,这一事件不仅限制了消费者的选择,也暴露了中共政权对技术的恐惧。部分网友则戏谑地表示,消费者可能会因此更倾向于选择国产品牌华为等手机。

总的来看,iPhone Air的上市延迟不仅是苹果与中国监管机构之间的博弈,也折射出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科技产品与信息安全之间的复杂关系。

作者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