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镇平县的玉石市场因曝光造假产业链而引发广泛关注。8月18日,镇平县官方通报,已控制四名涉嫌参与造假的人员。

在中国最大的和田玉加工与交易集散地之一,石佛寺镇的“榆树庄市场”,央视《财经调查》的记者走访时发现,多个摊位散发出刺鼻的气味,前来选购的顾客普遍佩戴塑料手套。摊主直言,这些和田玉籽料经过化学药剂染色,实为假货。

知情人士透露,因和田玉籽料的产量有限,一些不法商家开始使用低品质的青海料和韩料玉石进行仿制,以次充好。一位店铺老板详细描述了假冒和田玉籽料的制作过程:首先,工人将成本较低的低端玉料放入特制的滚筒机中进行打磨和修形,随后通过化学药品浸泡和染色处理,以及行业内俗称的“拔猴毛”技术,对含有杂质的低端玉料进行漂白,最终摇身一变成为市场上备受欢迎的高端和田玉籽料。

此外,阿富汗玉因外观与和田玉相似而被用作和田玉销售,价格却低廉。一些商家以十几元人民币的阿富汗玉附上“鉴定证书”,随后价格暴涨数十倍。这些“鉴定证书”由“国石珠宝首饰检验检测中心”出具,证书内容包括颜色、质量、折射率和密度等信息,甚至扫描二维码也能显示鉴定内容。办证人表示,每张证书仅需2元,并且在不到半小时内可完成。然而,业内人士指出,该鉴定机构纯属虚构,目的在于欺骗消费者。

在石佛寺镇的国际玉城市场,随处可见的“走播”主播通过直播电商形成了独特的销售生态。他们不仅推销自己的产品,还为摊主带货。例如,在一个名为“大梦和田”的直播间,主播当场指责摊主报价过高,试图为粉丝争取实惠,摊主则毫不示弱地反驳。不过,记者的镜头捕捉到摊主悄悄向主播示意产品底价为200元。

除了“大梦和田”,另一个被曝光的直播间是“海川珠宝”。据报道,这些主播每天通过假砍价的戏码与摊主联手表演,形成了石佛寺镇特有的“走播”生态。

针对这一情况,镇平县联合调查组于8月18日发布通报,确认“个别商家”利用非法手段欺骗消费者购买假冒和田玉的现象确实存在。目前已控制四名涉及直播带货的主播及伪造证书的人员,相关的网上直播间也已被关闭,后续将依据调查结果依法处理。

作者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