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轻奢首饰品牌潘多拉(Pandora)近日宣布将在中国关闭100家门店,关闭规模较之前预期的50家大幅增加,同时还将启动大规模裁员。这一消息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根据潘多拉集团于8月15日发布的第二季度业绩报告,公司的销售总额为70.8亿丹麦克朗(约合11.1亿美元),略低于分析师们预测的71.7亿丹麦克朗。而在可比销售额方面,增长率也出现放缓,从上一季度的6%降至3%,低于预期的4%。

财报显示,中国市场的表现尤为疲软。在2025年第一季度,潘多拉在华的销售额仅为9600万丹麦克朗,同比下降11%;而在第二季度,中国市场的可比销售额更是大幅下滑15%。在这种背景下,原本计划关闭50家门店的决定被迫调整,扩大至关闭100家。

一名潘多拉的销售人员向媒体确认,中国区的关店和裁员计划是同步进行的。在门店关闭后,相关员工将获得赔偿金,但不会被调至其他门店工作。面对多年来线上线下销售的持续下滑,潘多拉正在考虑对其中国业务进行重组。

据路透社报道,潘多拉正在与中国本地基金和电商合作伙伴洽谈,计划通过品牌授权的方式,在未来五年内将其在中国的所有资产(包括现有库存)转交给合作方经营。潘多拉于2015年进入中国市场,并在四年内迅速扩张,开设了超过240家门店。2019年,潘多拉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曾达到19.7亿丹麦克朗(约合2.84亿美元),创下巅峰。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持续低迷,市场信心不足,消费者支出萎缩,自2021年以来,潘多拉在中国的销售额逐年下滑,从2021年的11.26亿丹麦克朗(约合1.62亿美元)降至2023年的5.64亿丹麦克朗(约合8144万美元)。最近两年,潘多拉在多个城市的门店经历了从独立运营到柜台销售甚至撤柜的转变。

尽管如此,潘多拉在全球市场的整体营收仍在增长,预计全年有机销售额将增长7%至8%,营业利润率约为24%。

作者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