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年上半年,随着煤炭价格持续下行,中国五大煤炭企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业绩压力,净利润普遍录得双位数的显著下滑。其中,山煤国际的净利润同比暴跌49.25%,同时面临着应收账款激增和转型滞后的双重困境。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在全国煤炭上市公司中,超过90%的企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净利润出现亏损或下滑的企业比例也突破了90%。煤炭价格的急剧回落无疑是拖累业绩的主要因素。秦皇岛港5500大卡动力煤的成交均价约为685元/吨,同比下跌了22.2%。

在整体行业疲软的背景下,山煤国际的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1.28%,归母净利润则大幅下滑49.25%,大幅超出行业平均水平。该公司在煤炭生产业务上的收入锐减29.59%,吨煤成本却不降反升,销量也下滑了13.19%。

此外,山煤国际的贸易量同比减少15.43%,第二季度的售价环比暴跌16.93%,毛利率仅维持在1.25%的低水平。更令人担忧的是,该公司上半年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负4.69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骤降了28.5亿元。截至二季度末,其负债总额高达214.05亿元,相当于其A股市值的1.1倍,债务负担异常沉重。

在资产质量方面,山煤国际的情况也不乐观。应收账款激增至5.48亿元,较去年底暴涨82.67%;存货则膨胀至13.14亿元,增幅高达132.57%;预付款项升至2.92亿元,增长58.7%。在应收账款中,单项计提坏账准备金额达到20.09亿元,涉及14家客户的全额计提,显示出财务健康状况的严峻。

半年报还显示,山煤国际几乎未在新能源或清洁能源领域进行布局,光伏设备制造等新兴业务的收入数据也未被单独披露。与此同时,其研发投入反而下降了8%,降至1.71亿元。

除了山煤国际,其余四大煤炭巨头同样面临相似的挑战。中国神华上半年的营收为1,381.09亿元,同比下降18.3%,净利润为246.41亿元,下降12%。作为行业龙头企业,这已经是该公司连续三年上半年净利润下滑。

中国神华表示,今年以来,其煤炭销售量和平均销售价格分别下降了10.9%和12.9%,售电量和电价也分别下降了7.3%和4.2%。陕西煤业的营收为779.83亿元,下降14.19%;净利润为76.38亿元,下降31.18%,其煤炭售价的跌幅均超过23%。中煤能源和兖矿能源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分别出现了明显的营收和净利润下滑。

整体来看,上述企业的业绩大幅下降主要归因于煤价的持续下行,这一趋势让煤炭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作者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