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省漳州市,一名卖卤制品的小贩因在制作卤水时将复方甘草片作为配料而被拘留,此事件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并迅速登上热搜榜。根据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的通报,这名小贩陈某在制作猪大肠、猪壳肉及其他内脏时,竟将复方甘草片混入卤料中,结果导致其出售的卤肉中含有吗啡、可待因及蒂巴因等成分。陈某的复方甘草片采购和使用数量达400粒,销售额已超过100万元人民币。
陈某于2025年6月被警方刑事拘留。此事件引发了网友的热议,许多人认为这种情况在中国的餐饮行业并不少见。有网友表示,如果对火锅和卤菜进行严格检查,许多店铺可能会因底料和卤料的问题而关门。另一位网民则认为,复方甘草片相较于许多化学添加剂,可能算得上是相对“良心”的选择。
在中国,食品生产中使用各种添加剂的现象屡见不鲜,甚至有些工业添加剂的使用会对健康造成威胁。许多号称色香味俱佳的美食,往往依赖大量的添加剂来调味。例如,一些餐馆的牛肉、毛肚和高汤,虽然声称是“新鲜食材”和“纯正熬制”,但实际上却是添加剂的产物。
有自媒体人士指出,一些常见的添加剂如日落黄,少量加入卤水中就能让烧鸡和猪头肉呈现亮丽的色泽。号称是用牛骨熬制的高汤,往往只是用复合调味料和水调配而成。更令人担忧的是,少部分商家甚至会使用工业原料,如双氧水和硼砂,这些物质不仅能去除异味,增加食材的弹性,却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此外,亚硝酸钠在餐饮中的违规使用情况也相当普遍,尽管其在食品添加剂中的使用范围有限,但一些商家为提高肉品的外观和口感,仍然选择冒险添加。
据报道,过去数十年,中国的食品添加剂种类从几十种激增至2400多种,显示出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根据相关研究报告,2019年至2023年,中国食品添加剂的产量也大幅上升,体现出这一领域的潜在风险与机遇并存。这个事件不仅引发了对个别小贩的关注,更是对整个餐饮行业安全隐患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