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经济表现不佳,官方数据显示,2025年1月至2月的全国税收继续下降,同比减少3.9%。这一趋势继去年全国税收下降3.4%后,再次引发了人们的关注。然而,尽管税收减少,非税收入却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显示出另一种经济活力。
根据中共财政部的最新统计,2025年初的财政收支情况揭示了这一矛盾的局面。1月至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43,85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其中,税收收入为36,349亿元,同比下降3.9%;而非税收入则达到了7,507亿元,同比增长11%。
在主要税收项目中,国内增值税为15,128亿元,同比增长1.1%;国内消费税为4,079亿元,增长幅度微弱,仅为0.3%。然而,企业所得税却惨遭重创,同比下降高达10.4%。与此同时,个人所得税在税收中表现亮眼,同比增长26.7%。进口货物的增值税和消费税也面临下降,分别减少9.4%。关税和车辆购置税的下降幅度同样显著,分别为16.2%和32.5%,契税也下降了21.7%。
在财政支出方面,2025年1月至2月的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45,09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4%。这意味着尽管收入面临压力,政府仍在加大支出力度,以刺激经济。
值得注意的是,非税收入的增长趋势愈发明显。2024年,非税收入已比前一年增长了25.4%,其中罚没收入增长14.8%。非税收入主要包括专项收入、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等,而罚没收入则主要来自地方财政,集中在公安、法院等部门。
这一切共同描绘出中国经济当前的复杂局面,一方面税收的下滑反映出经济面临的挑战,另一方面非税收入的增长则预示着地方政府在寻找新的财政来源。未来,如何平衡税收与非税收入,将是中国经济亟需面对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