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中之间的关税战愈演愈烈,中国经济学者提出了多项应对建议,呼吁中共当局在强力反制的同时,保留对话机制,并加快构建“国际统一战线”。专家表示,建立国际共同体需要共同的价值观,而中共试图在国际上形成统一战线以反制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几乎是不可能的,同时美中之间的沟通也面临巨大挑战。
4月8日,白宫宣布将从美东时间周三凌晨12:01起,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高达104%的关税,原因是北京未能在设定的最后期限前撤回对美国商品的报复性关税。特朗普在两日前宣布将对中国商品加征34%的关税,并于9日生效。对此,中国方面迅速采取反制措施,计划从10日开始对美国商品加征34%关税。
在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下,美国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实施了差异化关税政策,中国的关税为34%,而欧盟则为20%。此外,所有进入美国的商品都设定了最低10%的关税标准。
在此背景下,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在社交媒体上提出了五点应对特朗普关税战的建议。他强调应采取更精准有效的反制措施,并保留沟通机制以争取达成阶段性协定。同时,罗志恒还提到要积极构建国际利益共同体,加强与欧洲、日韩等国家的合作,推动建立低关税自由贸易体系。
中共总理李强与欧盟执委会主席范德赖恩在电话中表示,中欧应加强沟通协调,以维护自由开放的贸易和投资环境。尽管欧盟对美国加税的态度仍在讨论之中,但已开始准备首轮反制措施。然而,双方贸易的不对称性限制了欧盟的反制能力。
在国际合作方面,中国学者王孝松和夏春建议北京应加快与欧洲的联系,以应对当前的贸易挑战。与此同时,中共外交部宣布西班牙总理桑杰士将于本月10日至11日访问中国,与习近平及李强进行会谈。
然而,专家对中共建立国际利益共同体的可行性表示怀疑,认为这需要经济市场、科技和贸易规则等多重因素的支持。美国经济学者黄大卫指出,北京在推动区域经济合作时无法绕过美元结算和技术壁垒,因此,在面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时,构建所谓的国际共同体非常困难。
此外,华尔街日报指出,已有近70个国家希望与美国就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展开谈判,而韩国则明确表示不会跟随中国反击美国的关税政策。越南及其他东南亚国家也表现出希望与美国进行谈判的意愿。
中国问题专家王赫表示,中共试图组建统一战线以反制美国加征关税几乎是不可能的,与此同时,北京与特朗普达成协议的可能性也值得关注。随着双方沟通渠道的阻塞,未来的谈判将面临更多不确定性。
在扩大内需和产业纾困方面,黄大卫认为,要实现真正的内需扩展,北京需要首先解决民众的社会福利和保障问题,并降低税收,而王赫则指出,中共在过去二十年内的内需扩展努力效果甚微,当前经济形势下,这一目标更显得遥不可及。
随着关税战的持续,全球经济格局也在不断变化,而中共如何应对这一挑战,将直接影响其经济未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