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关于中国老年人租房困境的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网民发帖称,为了给65岁的母亲和年迈的外婆租房,她在短短三天内走访了超过20家中介,却无一房东愿意出租房屋。这一现象揭示了老年人在租房市场面临的严重困难。

根据报道,约80%的中介直接告知她,老年人租房“基本没可能”,甚至连与房东沟通的机会都没有。虽然有两家中介愿意带她实地看房,但最终没有找到令她满意的选择。有中介透露,房东若不在本地,他们会隐瞒老年人居住的事实,但这存在较大风险,一旦邻居向房东举报,后果将不堪设想。

根据《第五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中国独居老人的比例已达14.2%,其中近20%的人依赖租房解决居住问题。然而,现实中许多老年人却遭遇中介的拒绝与房东的冷漠,尤其是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超过三分之二的中介机构对60岁以上的租客设置限制,要求“子女陪同签约”或直接拒绝出租。

在走访北京海淀、西城、朝阳等地数十家房产中介时,凤凰网发现,约三成中介表示“60/65岁以上就很难租房”,房东普遍担忧老人在家中出事,进而影响房产价值。甚至有中介提到,40岁以上不能合租,60岁以上不能单独承租的现象正在蔓延。

一位网民分享了自己的经历,表示自己家有房子出租,曾拒绝一名50多岁的中年人,因发现他是为家中老人租房,尽管心里同情,但出于责任感选择不租给他们,宁愿让房子空着。

尽管许多网民对房东的做法表示不满,但也有不少人理解这种拒绝的背后原因,毕竟没有人愿意承担可能的麻烦。有网友表示,家中的老人根本无法找到合适的租房,最终不得不购买一套老旧小房子供他们居住。

分析指出,老年人难以租房的根本原因在于租赁市场的结构性失衡。现有房源多以年轻人为目标群体,缺乏适合老年人的设计,如低楼层、无障碍通道及紧急呼叫系统等设施。而新建小区中的房东因对潜在风险的恐惧,亦不愿意出租给老人。在供需不匹配的情况下,老年人被迫在“老旧小房”和“拒租令”之间挣扎。

面对此情此景,社会亟需改变对老龄化的认知,重塑对老年人居住问题的关注与解决方案。让老人安享晚年是社会的共同责任,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改善老年人的居住环境。

作者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