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发布了2025年半年度报告,数据显示,该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54.03亿元,同比增长8.89%。尽管净利润有所增长,但这一增幅是近十年来的首次个位数增长,标志着茅台的业绩增速明显放缓。

根据报告,茅台上半年的营业收入为893.89亿元,同比增长9.10%。虽然整体业务规模有所扩大,但增速的减缓引发了市场的关注。据统计,自2020年疫情初期以来,茅台的业绩增速一直保持在10%以上,2023年和2024年更是分别实现了20.76%和17%以上的增长。然而,2025年上半年增速降至约9%,甚至低于疫情期间的表现,显示出市场对茅台未来的预期变得更加谨慎。

在第二季度,茅台的净利润为185.40亿元,同比增长5.23%,这一数字进一步表明,公司的业绩增速正在显著下降。此外,截至今年上半年,茅台的合同负债为55.07亿元,同比下降42.59%。合同负债通常被视为企业的“蓄水池”,其规模的变化反映了经销商对产品的信心和未来销售的预期。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出台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也可能对茅台的业绩产生影响。在该条例发布之前的第一季度,茅台的总营收为514.43亿元,同比增长11.07%。然而,在第二季度,由于白酒淡季和禁酒令的影响,其总营收增速降至7.26%。

不仅茅台面临挑战,其他白酒企业的业绩也出现大幅下滑。多家公司的上半年净利润均预示着亏损或大幅减少。例如,皇台酒业预计上半年亏损450万元至650万元,酒鬼酒的净利润同比下滑接近90%,而金种子酒的亏损幅度更是惊人。

根据中国酒业协会与毕马威联合发布的《2025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白酒行业正处于政策调整、消费结构转型与存量竞争的深度调整期,消费场景和价格体系也面临重构。数据显示,2025年1至6月,中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的累计产量为191.6万千升,同比下降5.8%。在股市方面,白酒板块也连续两个月下跌。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白酒行业作为基础消费品,其周期性特点明显。这一轮调整并非由单一因素驱动,而是由购买力下滑、产能和库存高企等多重因素叠加造成的。预计这一局面将持续至少两年,期间将需要消化库存,并淘汰部分竞争力不足的企业。

作者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