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自河南郑州的软件测试员陈恩得向外界揭示了中共在数据造假、学术腐败及数字监控方面的深层内幕,引发了广泛关注。专家们指出,中共的数字极权模式不仅严重扭曲了其治理基础,更对国际社会构成了系统性的威胁。
陈恩得在2015年通过家人关系进入了一家软件测试公司,该公司实际上是一个承接“国家信息中心软件评测中心”外包项目的皮包公司。尽管他只有中专一年级的学历,却被要求为中石化、国家信访局和清华大学等机构编写测试报告。他透露:“公司甚至为我伪造文凭来应付项目要求。”他发现,国有企业和高校往往虚构项目以申报科研经费,农业大学的软件漏洞频出却依旧需经过测试,而清华大学的“无人机操作系统”根本没有实物存在。
更令人震惊的是,贿赂环节的制度化。陈恩得曾被要求连夜修改报告,并亲自将两万元现金送到国家信息中心。原本需要三至五天的审核流程,在送现金后,仅用一天就得以完成。
在2018年加入阿里巴巴旗下的菜鸟网络后,陈恩得发现内部系统能够查阅用户的购买记录、商品细节及收件人信息等全套数据。阿里巴巴内部设有中共党支部,数据可以随时被提供给当局。2019年底,他加入杭州的“天阙科技”,接触到了浙江省的“网格化管理”系统,该系统将辖区内人口进行分组管理,并设立重点关注名单,包含上访户和异议人士,能够即时上报异常行为。
在疫情期间,陈恩得参与了阿里健康码系统的对接工作,发现感染人数与新增数据长期对不上。“明明每天都有新增,却显示为零。”他表示。
专家们对此表示警示,认为数字极权对全球治理构成了深远威胁。台湾南华大学的国际事务与企业学系教授孙国祥指出,陈恩得所揭示的问题反映了中共政务系统的系统性缺陷。官方数据的失真使得政策制定建立在虚假基础上,进一步导致错误决策并引发社会矛盾。
在国际层面,孙国祥强调,中共的数据造假对全球治理的严重影响。“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经济数据被各国政府、企业和国际机构广泛依赖。如果中共故意操控统计数据,各国在投资布局、供应链规划和货币政策上可能会产生误判。”他还提出这种“数字极权”模式的外溢风险,警告中共在数据造假和社会控制技术上的经验可能被包装成“成功治理模式”输出到其他发展中国家,从而对全球数字治理形成负面示范。
前黑龙江省市级通信公司总经理胡德成分析了中共跨国监控的技术路径。他指出,中共通过控制的科技公司(如TikTok、微信)收集海外用户的个人信息,并利用这些数据追踪海外的异见人士和少数族裔群体。胡德成进一步表示,使用实名制的通讯应用平台(如微信、QQ、支付宝)可能导致海外华人的信息、地理位置和联系人被追踪。
陈恩得警告称,中共正在推动数字人民币和数字身份证的应用,目前已覆盖17个省份。“一旦数字身份证强制应用于所有平台,如果你被列入中共的‘黑名单’,中共只需在办公室动动鼠标,就能剥夺你的所有自由与社会权利。”
孙国祥总结指出,中共的数字极权模式不仅侵蚀了国内治理的合法性基础,还对国际规范与信任体系构成了系统性威胁,国际社会应对此保持高度警惕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自2020年7月因对封控政策持批评态度被解雇后,陈恩得于2023年抵达美国,加入中国民主党,积极参与反共活动。陈恩得表示:“我宁愿为了自由死在路上,也不愿生活在谎言与恐惧中。这场战斗,我们会坚持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