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TikTok平台上出现大量形式相似的中国卖家广告,这些视频吸引了众多美国消费者的关注。这些网红以卖家的身份现身,利用英语宣传称,许多知名奢侈品牌实际上是在中国的代工厂生产,消费者可以直接向中国网购,以规避美国政府对中国商品施加的高额关税。然而,多个奢侈品牌对此进行了澄清,专家也警告这可能是一种新型的伪劣商品销售手段。

在TikTok上,这些中国商家的短视频几乎同时涌现,内容极为相似,主要聚焦于法国和意大利的奢侈品牌,如爱马仕、路易威登和香奈儿等。视频中,卖家以工厂人员的身份,鼓动消费者直接购买仿制品,声称可以避开即将到来的关税。一个视频中,一名男子在多个“柏金包”前宣称,“你们何不直接联系我们?我们的价格让你难以置信。”该视频目前已被下架。

另一个视频则由一名女子拍摄,介绍位于中国义乌的工厂,声称知名的瑜伽品牌Lululemon在这里生产,并夸大说每件原价98美元的紧身裤,消费者只需花费5到6美元即可购得。这些视频推动了中国网购平台敦煌网和淘宝在美国的下载量飙升。

不过,这些平台多次被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列入恶名市场名单,指责其参与商标假冒和版权盗窃的行为。Lululemon迅速回应,强调并未与视频中提到的制造商合作,并提醒消费者警惕仿冒产品和错误信息。

专家指出,正规的供应商通常会签署保密协议,不可能公开销售这些产品,视频中的商品很可能是仿制品。经济学者分析认为,中国商家可能通过第三国以假冒商品来冒充高档商品进行销售,这是新型的以次充好的交易模式。

在美国即将取消低于800美元小包裹的关税豁免后,这种“直接下单”的模式可能会受到影响。根据新政策,从5月2日起,入境的邮政包裹将被收取更高的关税,这让中国商家的销售模式变得更加复杂。专家表示,虽然商家试图通过小包裹方式逃避关税,但在新政策下,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一些评论认为,这些视频的流行反映了中美贸易战带来的不确定性,商家利用消费者的焦虑来扩大市场。与此同时,专家提醒,商家在获取用户数据和隐私的同时,可能会隐含中共情报的需求。

随着中美贸易关系的紧张加剧,中国商家如何在这一环境中生存,成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

作者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