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马港口的交易风波正在加剧,令香港的商业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最初通过媒体和地方政府传达的微妙警告后,中共当局已开始采取直接监管行动,显露出对香港独立商业运作的干预,进一步加深了香港商业精英与中共之间的裂痕。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李嘉诚旗下的长和集团与美国贝莱德领衔财团的港口运营权交易让习近平感到愤怒,习原本希望将此事作为与美国政府谈判的筹码。彭博社在3月18日的报道中指出,中共多个政府部门接到高层指示,开始调查长和出售海外港口业务的交易,理由是可能涉及安全漏洞或反垄断问题。3月27日,相关消息显示,当局已要求大陆国企暂缓与李嘉诚及其家族企业的任何新合作。而在3月28日,《南华早报》透露,长和未能如预期在4月2日正式签署有关交易的协议。此外,中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也表示正在审核这笔高达230亿美元的交易。
这种直接针对香港首富企业的干预举动极为罕见,以往香港商界领袖一直是中共统战的对象。美国经济学者黄大卫指出,如今北京对与地缘政治相关的敏感资产交易高度警觉。过去,北京通常通过亲共媒体释放意向,较少通过正式的监管机构介入港资企业,而此次的反垄断审查则表明香港企业与美国企业同样被视为不信任的对象。
这一干预不仅反映出中共对海外战略资产的干预意图,也显示了与香港商界之间的深层裂痕。事实上,自2012年习近平上任以来,这种裂痕便已显现,李嘉诚开始减持在大陆的房地产,转而投资欧洲。中共当时批评其撤资行为为“背叛”。《外交家》的一篇分析文章指出,北京对香港商人的盈利动机和爱国情怀始终持怀疑态度,而这次港口出售的事件无疑将加剧这种不信任。
李嘉诚此次出售巴拿马港口资产,恰恰体现了他对全球地缘政治与资本市场趋势的敏锐洞察。百家战略智库的主席刘梦熊指出,长和集团的海外码头业务完全是私人财产。面对逆全球化的潮流和海运市场的下行趋势,此次交易是出于商业考虑,未必需要政治化。
黄大卫进一步分析,李嘉诚的这一举措不仅是出售港口,更是将所有海外资产打包出售,意味着他希望与中共保持距离,彰显出北京与香港商界之间长期以来的默契已然破裂。
中共对长和的施压预示着其将加大对香港商业运作的干预力度,这也间接证实了川普关于中共控制巴拿马港口的说法。知名中国问题专家章家敦表示,中共对长和的干预显示出其对中国企业的全面控制。
同时,政治学博士林松指出,尽管民营企业表面上享有自主权,但实际上却受到中共的严格管控。这种对李嘉诚的打压可能会使更多在港企业面临类似困境,香港的商业环境和自由将进一步受到影响。
随着《港版国安法》的通过,香港的政治权利已经受到削弱,而中共对长和的调查与压力为进一步侵蚀香港私营部门开了先例,未来可能使更多行业受到类似的限制。黄大卫警告,这将导致国际市场对香港法治的信心下降,外资企业可能重新评估在港投资的风险,并加速撤离。
李嘉诚的遭遇不仅是个人的挑战,也反映出香港与中共之间的关系正处于紧张之中。未来,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或将逐渐沦为北京政治主张的延伸,令商界人士在做出商业决策时不得不更加考虑政治因素。
在这种背景下,国际投资者可能会对香港的未来产生疑虑,导致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