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香港首富李嘉诚因其向美国贝莱德集团出售港口资产而受到中共当局的强力打压,这一事件迅速成为国际舆论的焦点。3月4日,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和记实业(长和)宣布,计划以228亿美元的价格将其在全球23个国家的43个港口资产打包出售给由贝莱德牵头的财团,包括巴拿马运河两端的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90%的股权及运营控制权。

这一举动引发了中共的强烈反弹。3月中旬,《大公报》连续发布多篇评论,猛烈抨击李嘉诚,指责他“背叛和出卖全体中国人”。而北京方面则迅速行动,要求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商务部对这笔交易进行审查,以评估是否存在国家安全隐患或违反垄断法的情况。中共党魁习近平对此事表现出强烈不满,主要因为长和未提前向北京请示,而这笔交易原本被视为与美国进行谈判的重要筹码。

随着中共的压力不断加大,长和于4月2日的协议签署被迫推迟。与此同时,中共当局还要求国有企业暂停与李嘉诚及其家族企业的合作。此举不仅让市场感到恐慌,也让外资企业对中国的投资环境产生了深刻的疑虑。

分析人士指出,中共对李嘉诚的打压可能会产生多重后果。首先,它可能使中共与美国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紧张。美国总统川普曾表示要“收回”巴拿马运河,这一战略通道对美国的经济和国家安全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当前全球地缘政治紧张的情况下,巴拿马运河的控制权愈发显得重要。

其次,这一事件可能导致更多民营企业家重新审视与中共的合作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曾在中国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但近年来中共对民营企业的打压愈演愈烈,许多企业家纷纷感到不安。李嘉诚的遭遇无疑加剧了这种不安,使得他们可能选择逃避与中共的接触。

最后,外资企业的撤离趋势或将加速。贝莱德作为李嘉诚交易的对象,曾与中国市场有过深度合作,但如今对中国的投资环境已产生动摇。数据显示,外资在2024年流出中国的规模创下历史新高,显示出国际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信心正不断下降。

中共对李嘉诚的打压不仅是对个体企业家的干预,更是对整个市场经济的一种挑战。市场经济要求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而中共的干预则可能导致经济活力的减弱,最终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前景。此事件的背后,反映出中共“党领导一切”的政策所带来的深远影响,这不仅是对李嘉诚个人的打击,更是整个民营经济和外资环境的潜在威胁。

作者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