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引发广泛关注的港口交易中,香港首富李嘉诚旗下的长和集团计划将其运营的全球43个港口及相关物流网络出售给以贝莱德为首的美国财团。这一交易不仅涉及巴拿马运河的两个重要港口,还震惊了市场,标志着中美之间日益紧张的经济博弈。
然而,自3月初长和集团宣布交易的消息后,中共当局对此进行强烈反对。在全国“两会”期间,中共的官方媒体《大公报》连续发表文章,指责这一交易损害国家利益,并暗示将通过《反垄断法》和《国家安全法》对交易进行审查。这种舆论压力并未停息,甚至在3月28日,中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反垄断部门也宣布将对此交易进行合法性审查。
在此期间,亲北京的《南华早报》报道称,长和集团未能在4月2日如期签署交易协议,而这一日期更像是双方可能达成协议的最早时间。这一消息让外界对交易的最终走向倍感关注,而长和集团对此始终保持沉默。
专家分析认为,无论李嘉诚最终是否完成交易,中共的强行介入都将对其形象造成严重损害。旅美评论员唐靖远指出,如果交易顺利完成,中共将失去对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港口的控制,反之,如果李嘉诚未能完成交易,外界将更加关注中共对企业的强制控制,这将进一步降低外国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此外,经济学者黄大卫表示,中共的强硬干预只会加深国际社会对与中国合作的担忧。他指出,巴拿马作为连接太平洋与大西洋的重要枢纽,对美国来说至关重要,控制该地区的港口意味着削弱中共在中南美洲的影响力。
在这一复杂的博弈中,李嘉诚可能更倾向于尽快达成交易,以避免未来的麻烦。唐靖远提到,李嘉诚在当前的地缘政治环境下,出售港口的可能性更大,因为他面临的风险和压力可能会在未来不断增加。最终,无论交易结果如何,这场风波都将对中共的国际形象和经济政策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