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近日发布了2025年上半年全国纪检监察状况的报告,数据显示,上半年共立案52.1万件,处分人数高达42万,其中包括30名省部级高官。与去年同期相比,处分总人数增长了近26%,这一数据引发了外界对中共反腐力度的广泛讨论。

在此次反腐行动中,值得注意的是中共十三届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刘慧的落马,她成为今年被调查的第36名中管官员,也是第六位正部级“老虎”。此前被查的五位正部级官员均是在任期间被调查,他们分别来自多个省区和职能部门,这一现象引发了人们对中共内部腐败的深思。

尽管中共不断发布反腐数据,外界却普遍认为这是“越反越腐”的体现。前中纪委撰稿人王友群指出,中共体制中存在着根深蒂固的腐败问题,体制内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导致腐败现象愈演愈烈。党在立法、执法与监督等方面的绝对控制,使得反腐工作形同虚设。

此外,旅澳历史学者李元华也对中共的反腐策略提出质疑,认为其选择性反贪的做法,实际上是为了打击政治对手。反腐机构本身也可能因贪污而受到牵连,这进一步削弱了公众对反腐措施的信任。

在今年1月的全体会议上,中共领导人习近平曾强调,腐败的存量尚未清除,增量依然存在。他呼吁要加强反腐斗争,确保“红色江山不变色”。然而,熟悉中共内部运作的学者袁红冰指出,许多高官被查的背后往往是更为复杂的政治斗争。

随着反腐力度的加大,越来越多的高官因各种原因落马,反映出中共内部的权力斗争与腐败问题交织的复杂局面。评论人士杜政在台媒上指出,整个中共中央委员会中已经有超过30人受到影响,显示出这一届中央委员会的内斗与腐败问题依然严峻。

在这样的背景下,公众对中共反腐的信心似乎愈发动摇,未来中共能否真正遏制腐败,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重大课题。

作者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