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暑假尚未结束之际,中国大陆已经发生了至少七名学生失联的事件,他们被诱骗至东南亚从事电信诈骗活动。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与担忧,专家分析指出,这不仅仅是个别悲剧,而是反映了深层次的社会问题,显示出中共社会的严重腐败。

根据报道,20岁的河南大学生李炎昊计划利用暑假去商丘打工,但在“好大哥”的引荐下被带去泰国,抵达后便失联。类似的案例还包括:18岁的安徽合肥高中生胡一啸在从南京飞往云南西双版纳后失踪;湖北黄岗的三名高中生被网友以赠送犀牛角为由诱骗至西双版纳,最终手机定位显示他们停留在缅北;陕西汉中19岁的彭宇轩在高考结束后前往西安找暑假工,结果被诱骗至缅北的诈骗园区,幸而近期获释。

7月5日,山东济宁的21岁大学生张玉玺到广州北海打暑假工,次日便失联,家属随后接到索要赎金的电话,警方确认他已被带至柬埔寨诈骗窝。此外,广东普宁的两名男孩,分别为14岁和16岁,也因“高薪工作”的诱惑而被骗至缅甸,面临高达25万元的赎金要求。虽然14岁男孩已被解救,但16岁男孩小郑的情况仍未有消息。

报道指出,这些诈骗集团专门锁定学生群体,以诱人的月薪、报销路费和免费出境游吸引他们,一旦得手,便实施非法拘禁,强迫参与电信诈骗活动。网友对此表达了深切的关注,认为“找工作成了孩子们走向社会的鬼门关”,并对年轻人面临的生存压力感到心痛。

经济压力推动暑假工需求的上升,异议人士王明义指出,许多学生工来自家庭困难的背景,他们的工资普遍低于正式工,甚至抢了正式工的饭碗。王明义认为,暑假本是学生放松的机会,但在经济困境下,很多年轻人不得不牺牲假期去追求微薄的收入。

原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李元华指出,学生打暑假工反映了底层民众生存的艰难。没有社会支持的年轻人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往往选择高风险的工作,而整个社会环境却未能提供安全的就业机会。

乐恺安强调,这些失联事件并非个别现象,而是更广泛的社会病灶。如今的就业市场对年轻人来说宛如围墙,高校毕业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很多人沦为无保障的零工。面对失业和被骗的风险,官方的反应却是沉默。

随着事件的不断发酵,诈骗集团的猖獗现象令人担忧。在台湾,类似情况也时有发生,大学生和年轻人被诱骗至缅甸,虽有个别成功救回,但仍有不少人无从得知消息。台湾的反诈骗宣传相对活络,而大陆的反诈APP则被认为只是监控工具,未能切实保护民众。

李元华指出,中共的政策并未关注社会底层的福祉,反而让社会道德沦丧,助长了犯罪行为的滋生。整个社会的腐败现象已经深入骨髓,最终可能导致更大的崩溃与动荡。

作者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