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下行,金融市场受到重创。2024年,中国已有近200家中小银行被注销,这一数字远超2021年至2023年的总和,显示出银行系统的巨大压力。根据企业预警通数据,注销的199家银行包括36家信用社、56家农商行、6家农村资金互助社、100家村镇银行以及一家城商行。这一波注销潮主要集中在农村金融机构,反映出中小银行的生存困境。

在中国六大银行中,除了农业银行外,其余银行的线下分行数量也大幅减少,2024年合计减少了近361家。台湾南华大学的教授孙国祥指出,2025年,随着经济增长放缓和房地产危机的叠加,银行系统将面临更多压力。他表示,房地产抵押品的价值下滑使不良贷款激增,尤其是中小银行受到的冲击最大。国有银行的利润下降,核心资本充足率受到考验,部分区域性银行甚至面临流动性危机。

与此同时,券商投行业务同样遭遇重大挫折。2024年,42家A股上市券商的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共计306.08亿元,较去年下降了27.4%。A股市场的IPO数量锐减至100家,募资总额下降81.11%。中信建投的投行收入降幅最大,达48.08%,而14家中小券商的投行分部利润为负,显示出行业内的普遍困境。

分析人士指出,券商业绩下滑的原因包括中共政府为维稳市场而限制交易和减持,导致券商佣金大幅缩水。同时,证监会的窗口指导也减少了IPO的发行,进一步压缩了券商的收入来源。

在此背景下,美中关税战的升级更是加剧了中国金融市场的危机。随着关税税率的上调,双边贸易额锐减,产业链重构加速,给中国的银行业带来了多方面的压力。资本外流、汇率波动等风险点也相继浮现。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美中两国近日在瑞士进行贸易谈判,并表示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根据5月12日发布的声明,双方同意在90天内大幅下调关税,这为中国的经济复苏带来了一线希望。然而,经济困境的深层次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

总的来看,中国金融市场正经历着多重挑战,既有内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也有政策调整的压力。面对即将到来的2025年,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与房地产危机仍将是最大的隐患。

作者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