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晚,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金公司)发布了其2024年度财报,数据显示该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出现了双双下滑的局面。这已是中金公司连续三年业绩下降,令人关注。
根据财报,2024年中金公司的营业收入为213.3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2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则为56.94亿元,同比下滑7.50%。分析各业务部门的表现,投资银行和股票业务的低迷显著拖累了整体业绩。
在投资银行业务方面,中金公司的营业收入为25.83亿元,同比减少了20.33%,主要原因在于投资银行相关的手续费和佣金净收入的减少。此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及非上市股权投资的市值下降,也对相关投资收益造成了负面影响。
同时,股票业务部门的营业收入同比减少了15.48%,降幅达到8.13亿元。这一变化主要源于场外衍生品业务的交易需求减弱,导致相关投资收益的减少;经纪业务的手续费和佣金收入的下降进一步加剧了收入的下滑。
中金公司成立于1995年,是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投资银行,成立时由国营的中国建设银行等多家公司共同投资。作为主要为大型国企提供海内外融资上市服务的机构,中金公司曾在这一领域享有几近垄断的地位。然而,受到COVID-19疫情封控政策的影响,其业绩在过去两年内开始逐渐下滑。
财报显示,2022年该公司的营业收入同比下降了13.42%,归母净利润则下降了29.51%;2023年,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下降了11.87%和18.97%。根据Wind数据统计,中金公司在2023年归母净利润的同比增长率中,排名A股上市券商中的倒数第四。
此外,自2024年以来,中金公司还多次受到监管机构的行政措施。中国证监会及各地证监局在1月5日、1月12日、4月28日、9月29日和10月26日发布了针对该公司的监管公告。根据中金公司去年10月披露的信息,由于涉嫌在为思尔芯IPO提供保荐服务时未尽职尽责,该公司被立案调查并受到处罚,罚款总额达800万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