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最大喉舌《人民日报》的线上平台人民网发布了2025年上半年的财务报告,显示出令人担忧的迹象——净利润同比下降132%。这一数据引发了评论人士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认为实际亏损情况可能更为严重。

人民网在其半年报中透露,营业收入为7.2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90%,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则为-511.37万元。自2012年上市以来,人民网尚未记录过全年的净亏损,这一变化无疑为其未来的发展蒙上阴影。

澳大利亚资深媒体人林松博士对此表示,人民网的业务在上半年遭遇亏损,净利润大幅下滑,形势非常严峻。他分析认为,中共一贯的做法是掩盖不利信息,因此现有的数据显示可能并不准确,实际情况可能更加恶化。

人民网将上半年净利润下滑的原因归结为部分子公司退出或转型以及广告行业的不利环境,同时也承认联营单位投资损失达1,352万元。然而,半年报并未披露具体的收支明细。根据2024年年度报告,该公司的广告收入与“宣传服务”业务捆绑在一起,占总业务的49.42%。尽管如此,该公司仍警告传统广告业务正面临市场收缩的压力,相关市场的年收入同比下降了6.2%。

在年度报告中,人民网还强调了若干潜在风险,包括对传统广告收入的依赖、线上媒体数量萎缩导致的广告效果降低、以及年轻受众的覆盖率下降等。此外,用户的注意力被短视频和社交平台等新兴媒体分散,传统内容传播方式难以吸引观众,人才流失风险也日益加剧。

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员龚祥生指出,人民网所列的原因之外,其单一化的宣传内容也使得受众产生厌倦,自然导致人们选择离开。林松进一步补充道,尽管短视频和社交平台的兴起影响了受众,但事实上,即便没有这些新媒体,公众对党媒的兴趣早已减弱。党媒一味地宣传中共,与普通百姓的生活现实形成鲜明对比,导致人们对其报道失去信任。

《人民日报》作为中共的主要媒体,一直以来被批评为中共谎言的传播工具,甚至有人形容其“除了报头上的出版日期是真的,其它都是假的”。尽管人民网声称以“习近平思想”为指导原则,努力贯彻所谓的“习近平文化思想”,但林松认为,这种以“人民”命名的党媒实际上早已偏离了新闻媒体的本质,其首要任务是服务于党的政治利益。

林松回忆起自己作为邓小平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北上求学的香港学生时,曾研究过中国大陆新闻事业的异化问题。他表示,中共的宣传逻辑是自圆其说,实际上并不符合事实,但中共对此类研究始终保持高度的敏感与压制。

随着人民网的净利润出现大幅下滑,党媒的生存危机愈发明显,未来如何重塑自身的商业模式与公众形象,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挑战。

作者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