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巨头碧桂园近日在应对债务危机时,董事会主席杨惠妍提出了“砸锅卖铁保交房”的口号,引发了广泛关注。5月9日,碧桂园召开了月度管理会议,重申了保交房是当前公司最重要的任务。为此,碧桂园的控股股东将其持有的碧桂园服务所有股份作为抵押,借款10亿元人民币,专款用于保障交房工作。
在资产处置方面,碧桂园于4月25日以13.05亿元的价格出售了蓝箭航天11.063%的股份,交易完成后,碧桂园将不再持有该公司的权益。预计这一交易将为公司带来约3.7亿元的税前累计收益,这笔资金将用于保交房等项目的建设以及日常运营。
杨惠妍在内部会议中表示,砸锅卖铁保交房的决心,旨在尽快让公司恢复正常经营,她对恢复正常状态充满信心。然而,债务重组仍是碧桂园恢复经营的首要难题。截至2024年末,碧桂园的总借款高达2535亿元,其中境外债务占比约42%。2023年10月,该公司宣布聘请财务顾问进行债务重组,但进展缓慢,直到今年1月才公布涉及164亿美元的境外债务重组关键条款,计划削减高达116亿美元的债务。
在境内债务方面,碧桂园也计划借鉴其他地产公司的削债方案。最近,碧桂园调整了旗下9支债券的兑付方案,涉及本金约135.17亿元,旨在为债务重组争取更多时间与债权人进行协商。
公司承认目前面临经营和融资的双重压力,现金流极为紧张,尚无法筹集足够资金用于公开债券的现金支付。销售收入的显著下滑使外界对其能否筹集到足够资金以实现保交房目标充满疑虑。根据数据显示,碧桂园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权益合同销售金额为77.7亿元,同比下降42.49%,反映出市场需求疲软及行业困境。此外,碧桂园在2024年也面临328亿元的亏损。
“砸锅卖铁”这一口号在中国的语境中,通常带有强烈的危机感,似乎暗示着公司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这个词源自毛泽东时期的“大跃进”,当时为了实现钢铁生产目标,民众被动员参与“砸锅卖铁”的运动,短期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后果。
前中共官员杜文指出,此次碧桂园的困境反映出中国房地产行业的普遍危机。根据中指研究院的报告,2025年第一季度,百强房企的销售总额同比下降了9.8%,而3月份单月销售额更是同比下降了10.6%。在这种大环境下,碧桂园的未来发展充满不确定性,能否成功保交房和走出困境仍需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