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江国际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锦江酒店近日发布了其2024年度报告和2025年第一季度财务数据,显示出这家中国最大的旅游企业正在经历业绩的持续下滑,这一现象反映了整个中国旅游和住宿行业复苏的乏力。

根据2024年的年报,锦江酒店的全年营收为140.6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则为9.11亿元,同比减少9.0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更是大幅下降30.32%,仅为5.39亿元。公司指出,这一变化主要归因于2023年国内旅游市场的集中反弹导致的高基数,以及对长账龄应收账款的信用减值损失的计提。

在季度表现上,锦江酒店在2024年前三个季度仍保持盈利,但到第四季度业绩急剧下滑,出现亏损。数据显示,第四季度扣非净利润亏损达9,928.79万元,同比下降高达253.21%。

进入2025年,锦江酒店的经营压力依然严重。其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29.42亿元,同比减少8.25%;归母净利润约为3,601.21万元,同比骤减81.0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约为2,661.45万元,同比下降57.29%。公司解释称,盈利下滑主要是由于酒店资产处置收益及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等非主营业务收益的减少,以及整体营收的下滑。

从具体业务来看,锦江酒店在中国大陆的全服务型酒店在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合并营业收入约5,920万元,同比增长31.39%,显示出一定的韧性。然而,其关键的住宿指标RevPAR(每间可出租客房收入)同比下降8.3%,降至192.19元,日均房价也同比下降9.61%,降至452.01元。尽管平均出租率略有提升至42.52%,但价格的下滑仍然对整体营收形成压力。

与此同时,锦江酒店在中国大陆的有限服务型酒店(包括中高端、中端及经济型酒店)业务占据了更大的市场份额,但表现同样不佳。该业务板块在第一季度的RevPAR为145.25元,同比减少5.31%;日均房价为225.83元,同比下降6.84%。尽管平均出租率小幅增长至60.9%,但价格的下跌趋势与全服务型酒店类似。

更令人担忧的是,锦江酒店的海外业务在2025年第一季度也遭遇挑战,其在中国大陆境外的有限服务型连锁酒店实现合并营业收入10,301万欧元,同比下降10.47%。住宿指标方面,RevPAR为34.55欧元,同比减少3.09%;平均出租率下滑至53.34%。尽管日均房价微涨2.21%至64.77欧元,但仍无法抵消营收和出租率的双重下滑。

此外,锦江酒店的食品及餐饮业务同样面临困境,今年第一季度的合并营业收入为5,341万元,同比下降13.78%。

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酒店旅游企业,锦江国际集团是由上海市国资委控股,旗下管理着超过万家酒店,全球排名仅次于美国万豪酒店集团。锦江酒店的财务困境无疑是中国整体经济下行对旅游业冲击的缩影。在消费需求疲软的大背景下,曾经辉煌的酒店业巨头也难以独善其身。尽管疫情后行业短期内曾出现报复性反弹,但在整体经济增长放缓及居民消费趋于保守的情况下,旅游和住宿需求未能持续增长。

作者 author